4月17日發生了一件震驚科技圈的大新聞,蘋果和高通同時刊登聲明,表示二者之間已將達成和解。此前蘋果和高通正在為專利費用一事進行著曠日持久的訴訟,現如今在和解之后雙方表示將放棄全球范圍內所有的訴訟,二者將重新成為合作伙伴。如果對于商標問題有任何疑問,歡迎前來咨詢,我們可以為您提供專業的指導性意見。歡迎關注知春路知識產權賣商標網
這場長達兩年時間,面臨索賠金額最高近270億美元的專利大戰最終以和解的結局落下帷幕,蘋果向高通一次性支付專利授權費用,高通向蘋果轉讓芯片及其技術授權,并重新恢復蘋果芯片供應商的身份。
消息傳出后,高通公司股價從58.08美元漲至71.03美元,日內最大漲幅24.2%。蘋果股價也出現了微漲,報收199.25美元,刷新了去年11月初以來的高點。
有業內評論人士表示,雙方的知產糾紛是必然,和解也是必然。蘋果公司的做法無疑是明智之舉,在知識產權保護相對成熟的美國,避免知產糾紛無疑將快速推動其公司產品更新,最大程度減少其產品面世的阻力。
蘋果為避免糾紛曾兩次購買商標
2018年4月27日,漢王科技發布公告稱,已與蘋果公司(APPLE INC.)簽訂了一份關于海外多國非注冊商標權益轉讓的《協議》文件。
根據協議,為了在一項非注冊商標事宜上與蘋果尋求友好解決方案,漢王科技將一項海外多個國家非注冊商標相關權益轉讓給蘋果公司。蘋果公司將分六期支付總對價款項800萬美元。
其實多年來漢王科技和蘋果之間的“i-phone”商標之爭不斷。資料顯示,2004年,漢王曾向中國商標局申請“i-phone”商標,當時蘋果公司還沒有推出后來風靡全球的iPhone手機,漢王當時的想法是將該商標用于推廣旗下的一系列手機產品。
2009年6月,“i-phone商標仍在漢王手中”的消息被曝光,當時蘋果iPhone也一直在尋找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
根據國際通用的商標注冊原則,同一群組里的近似商標多半會被否決。蘋果的iPhone如果想進軍中國市場,將承擔商標侵權風險。
隨后,在漢王科技招股意向書中顯示,2009年7月,漢王與蘋果公司達成協議,將“i-phone”商標轉讓給蘋果公司,協議金額大約為2500萬人民幣。
據悉,這筆收入約占據漢王科技2009年凈利潤的近30%。目前,“i-phone”申請人已由漢王科技改為蘋果公司,并備注稱該商標已經轉讓。對蘋果公司來說,也就消除了iPhone進軍中國市場的法律障礙。
2001年,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在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注冊ipad商標,生產一種互聯網個人接入設備,后因經營不善破產。
八年后,Ipad進入中國,商標侵權糾紛接踵而來。該案件經過三次開庭,最終判定蘋果敗訴。
2012年6月,廣東省高院通報,蘋果支付6000萬美元解決Ipad商標糾紛。知名度極高的蘋果公司,在中國因為沒有先注冊Ipad商標,被迫以6000萬美元購買4個字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