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07年通車至今,中國第一條汽車公路——臺柳路足足跨越了112年,見證了島城一個多世紀的時移勢遷,也折射著城市的發展與變遷。如今,這條百年老路煥發新生機。2月28日,記者從市北區創新資源集聚示范片區管委會獲悉,他們通過收集大量資料,挖掘臺柳路深厚的歷史文化,正式向國家商標總局提出申請,對“臺柳路1907”商標進行注冊,并于近日注冊成功。與此同時,臺柳路道路景觀升級改造也正式完工,并將汽車元素充分融入到景觀提升中。如果對于商標問題有任何疑問,歡迎前來咨詢,我們可以為您提供專業的指導性意見。歡迎關注知春路知識產權查詢商標
據介紹,“臺柳路1907”商標可以應用于房屋建筑、廣告、服裝、印刷品、商品包裝等45個大的類別。“臺柳路1907”商標的成功注冊,對“中國第一條汽車公路”文化傳播、“臺柳路1907”品牌推廣、臺柳路“中國特色商業街”打造、新都心商圈繁榮發展,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從阡陌縱橫到康莊大道,臺柳路百年間的變化始終引人矚目。細心的市民可能會發現,最近,臺柳路這條百年老路有了新的變化:用500多個輪胎為普通的電線桿披上了彩色外衣;由輪胎切割,制作而成的大象、青蛙、蝸牛點綴在道路的兩旁;道路兩側的休閑座椅,或是用輪胎改裝而成,或是被做成了汽車的模樣……臺柳路上隨處可見與汽車、公路相關的元素,原本斑駁的道路瞬間染上了浪漫的童話色彩。在雙山水塔小廣場上,建于上世紀20年代的水塔也完成修繕,下一步將打造成一個小型博物館。
創新資源集聚示范片區管委會副主任王軍介紹,目前已經完成了對臺柳路道路景觀的升級改造工作,對臺柳路、福州北路、雙山水塔小廣場等處設置了30余組共100多個小品,并將汽車元素充分融入到景觀提升中。安裝汽車文化特色小品、美化臺柳路亮點水塔、改造電線桿、手繪墻面、安置文字展板等,就是為了彰顯臺柳路的歷史文化底蘊、烘托汽車文化特色,打造一個彰顯百年臺柳路風貌的“露天聚集型博物館”。
王軍表示,臺柳路上還將舉辦1907特色文化節等特色活動,打造臺柳路博物館,編制新都心商圈三年規劃,將新都心商圈的繁榮發展和臺柳路的歷史風韻相結合,進一步彰顯臺柳路1907文化特色,注入更加濃郁的文化內涵。創新資源集聚示范片區管委會將以“公路主題特色街”為主題,結合口碑智慧商圈,共同打造“最智慧”“最文化”“最特色”的品牌商街。
◎小資料 老歷史彰顯老風韻
1905年,殖民當局修筑了從青島經由臺東鎮、李村至柳樹臺的長達33.5公里的臺柳公路,1907年正式通車。其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臺柳路都是進出青島的交通大動脈,青島人逛李村大集、去嶗山游玩都十分方便,這條道路承載了太多老青島人的回憶。
隨著歷史車輪吱悠悠向前開去,曾經被稱之為“中國第一公路”的臺柳路,逐漸堙沒于歲月長河中。
隨著黑龍江路和小白干路(現重慶路)的修建,臺柳路一度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然而,在2010年前后,臺柳路再次被“激活”,先后完成了張村河至長沙路段、長沙路到清江路段的改造通車。
隨著新都心商圈的發展,這條道路正以它獨特的方式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新都心,從過去保兒、雙山落后的舊村落華麗轉身,蛻變成現在集現代化的商務、商貿和居住于一體的城市新都心,科學地規劃和配套了區域的交通、生活、商業、教育、休閑健身等設施。
112年后的今天,臺柳路又一次以嶄新的風姿出現在世人眼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