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摩擦波瀾不斷,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正成為國內光伏企業關注的焦點。此前,光伏企業韓華Q-Cells對全球組件巨頭晶科能源、隆基股份和挪威企業REC提起鈍化技術專利侵權訴訟,引起業內對知識產權新壁壘的憂慮。在尊重知識產權保護的基礎上,應積極推動專利共享或授權,才能更好推動技術產業化發展。
中美貿易摩擦波瀾不斷,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正成為國內光伏企業關注的焦點。
近日,記者在第十三屆(2019)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展覽會采訪獲悉,與往年相比,國內光伏企業似乎更加重視專利保護,不少企業還專門對外陳列展示了部分專利或技術產品。
而在此之前,光伏企業韓華Q-Cells對全球組件巨頭晶科能源、隆基股份和挪威企業REC提起鈍化技術專利侵權訴訟,引起業內對知識產權新壁壘的憂慮。
部分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如果專利技術一味對外封閉,一家獨大,不利于行業的發展。在尊重知識產權保護的基礎上,應積極推動專利共享或授權,才能更好推動技術產業化發展。
警惕知識產權新壁壘
此前,在2018年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知識產權重點支持產業目錄(2018年本)》,光伏被明確為國家重點發展和亟須知識產權支持的重點產業。
不過,來自科文頓·柏靈律師事務所的一項數據顯示,過去18年中,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受理的“337調查”案件數量總體呈現波動上升的態勢,而中國企業涉案絕大多數的案由是專利侵權。
在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下,技術專利爭端是否會成為光伏行業新的貿易壁壘,這同樣引起了業內的擔憂。
“我們要長記性了。”發改委氣候戰略中心主任李俊峰提醒,通過中美貿易戰可以看到,國內企業要學很多東西,除了生氣之外,不能在一個地方跌倒好幾次。
“技術專利糾紛上升到政治層面,或者技術始終對外封閉,這是整個行業不愿看到的。”杜邦光伏解決方案全球總經理汪偉認為,一個企業的研發投入關系到對行業的貢獻、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擁有知識產權的企業值得尊重。
“通過中美貿易戰,光伏產業會越來越注重技術創新,國內保護知識產權的氛圍會越來越濃。這是一個良性發展的趨勢,有利于行業有序發展。”楊立友預測。
事實上,為規避行業專利糾紛,推動專利技術盡早實現產業化,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尊重和共享專利技術尤為重要。
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強調,一定要支持和保護知識產權,否則企業研究團隊的信心和未來投入都會受到影響。同時,在尊重技術創新者的基礎上,也要積極推動授權協議,共同推動成本下降和產品質量提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