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引領,技術先行。一路走來,電信運營商日夜兼程,積極進行5G標準研究,為提高我國通信業國際話語權不斷努力。
2020年7月3日,5G標準的R16版本終于凍結,它從“能用”到“好用”,成為了5G商用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其中,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在R16標準化中繼續發揮主力軍作用,共主導完成31項技術標準制定工作。
由于疫情等因素,3GPP 取消了去年所有的線下會議,標準化會議改為以電子郵件討論為主、電話會議為輔的會議方式,同時會議議題內容上也有所縮減,整體工作節奏和推進效率都受到了影響,推遲了3GPP R17標準立項時間。
但在期間內,我國運營商也發揮著積極推動的作用。如中國電信以SA標準演進為目標,在R17牽頭了超級上行增強、網絡覆蓋提升、非公共網絡組網、多頻段高功率終端、系統干擾消除等立項;中國移動將承擔面向智慧網絡的“無線切片增強”“SON/MDT數據采集增強”“多播廣播”標準項目的報告人職責;中國聯通牽頭完成3GPP R17 NR QoE Study Item標準結項,并順利牽頭啟動NR QoE Work Item標準立項。
同時,隨著我國通信企業不斷自主創新,也在積極的申請專利。數據顯示,我國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數量占比超過38%,去年上半年以來上升近5個百分點,位列全球首位。德國專利數據IPlytics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5G通信現有21571個專利族95526項專利。截至2021年2月,全球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前五的公司分別是華為、高通、中興、三星電子和諾基亞。從專利申請份額來看,中國的OPPO(3.47%)、大唐電信(3.44%)、小米(2.77%)、vivo(2.23%)、聯發科(0.70%)和Shanghai Langbo(0.65%)也在該榜單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