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信息整理編輯:悠樂
作為全球知名的電氣企業,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施耐德中國公司)在第9類電開關、斷路器、繼電器等商品上享有第G715396號等五枚“Schneider”“施耐德”中外文商標的使用權。因認為杭州東恒電器有限公司(下稱東恒公司)在網站、網頁中使用“施耐德”“Schneider/施耐德”標識來宣傳介紹其斷路器、繼電器、開關等商品的行為構成對施耐德中國公司相應商標權利的侵犯,施耐德中國公司將東恒公司訴至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下稱朝陽法院)。
近日,朝陽法院經審理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東恒公司涉案行為侵犯施耐德中國公司商標權,判決東恒公司賠償施耐德中國公司經濟損失300萬元。
有業內人士表示,東恒公司在明知其行為構成商標侵權情形下,重復侵犯施耐德中國公司商標權,主觀惡意明顯。一審判決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有利于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利于優化營商環境。
持續侵權引發糾紛
施耐德中國公司成立于1995年7月,經營范圍包括在電子、機械行業等工業領域進行投資或再投資等。施耐德中國公司的母公司施耐德電氣公司(SCHNEIDERELECTRIC SE)系一家法國公司。《財富》及《福布斯》雜志顯示施耐德電氣公司2006年至2015年為世界500強企業。2015年10月,施耐德電氣公司出具授權書,載明施耐德電氣公司授權施耐德中國公司在中國使用第1493717號、第4168148號、第4168147號、第G715396號、G715395號商標及相應權利。
東恒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曾用名杭州施耐德電器有限公司(下稱杭州施耐德公司),2013年8月名稱變更為東恒電器有限公司,2020年4月變更為現名稱,經營范圍包括制造、加工低壓電器、高壓電器及成套設備等。
2012年11月,杭州市原工商行政管理局余杭分局對東恒公司前身杭州施耐德公司經營場所進行檢查,發現杭州施耐德公司正在生產標注有“Schneider Electric”標識的低壓電器,另現場發現有帶有上述標識的印刷母版,并有大量庫存成品、半成品、包裝箱。杭州市原工商行政管理局余杭分局認為杭州施耐德公司使用的標識與第G715396商標構成近似,對現場帶有上述標識的小型斷路器、塑殼、產品包裝盒、產品合格證等采取了扣押的行政強制措施。
2013年1月,施耐德中國公司就杭州施耐德公司在被杭州市原工商行政管理局余杭分局采取扣押措施的商品上使用與第G715396號注冊商標相同、近似標志的行為以及在企業名稱、對外宣傳中使用“施耐德”字號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向杭州市原下城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杭州施耐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第G715396號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立即停止在企業名稱、產品包裝裝潢、宣傳資料、網站中使用含有“施耐德”字樣的企業名稱;請求法院判令杭州施耐德公司賠償施耐德中國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50萬元。經法院調解,東恒公司停止侵犯第G715396號商標權的行為、變更企業名稱并賠償施耐德中國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10萬元。
2019年,施耐德中國公司發現東恒公司在其經營的網站首頁、信息標題、產品價目表上以及其經營的另一網站中的產品介紹文章、文章內含的產品鏈接標題中使用“施耐德”字樣,其還在“中國供應商網”的雙電源開關等產品鏈接的標題中使用“施耐德”標志、介紹產品品牌時使用“Schneider/施耐德”標志。施耐德中國公司認為,東恒公司在明知其行為構成商標侵權的情形下重復侵犯施耐德中國公司商標權,主觀惡意明顯。故施耐德中國公司訴至朝陽法院,請求法院判令東恒公司立即停止侵權并賠償其經濟損失300萬元。
東恒公司辯稱,其認可實施了侵犯施耐德中國公司第1493717號及第4168148號商標權的行為,但網站由第三方公司獨立制作、運營,涉案侵權行為系雙方2013年經法院調解后未及時整改所致;東恒公司在開關、斷路器的產品上使用的商標均為其自身注冊商標,與第G715396號商標、第G715395號商標不構成相同或近似商標;施耐德中國公司主張經濟損失過高,請求法院予以調整。
全額支持索賠數額
朝陽法院經審理認為,東恒公司將“施耐德”以及“Schneider/施耐德”標志使用在網站首頁、新聞信息標題、產品價目表、產品介紹文章、產品鏈接標題、產品品牌介紹中,可以起到識別商品來源的作用,屬于商標性使用。東恒公司宣傳的商品包括斷路器、繼電器、開關等,與涉案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構成相同或類似商品。
該案中,東恒公司使用的“施耐德”標志與第4168147號“施耐德”、第4168148號“施耐德”商標文字內容一致,構成相同商標;東恒公司使用的“施耐德”標志與第1493717號“施耐德電氣”均包含文字“施耐德”,兩者構成近似商標。施耐德文字系由外文“Schneider”音譯而來,在呼叫方面相似,且施耐德中國公司提交的證據能夠證明在其產品、字號中使用的施耐德文字與“Schneider”產生對應關系,因此,東恒公司使用的“施耐德”標志與包含“Schneider”外文的第G715396號、第G715395號“Schneider Electric”商標構成近似商標。東恒公司使用的“Schneider/施耐德”標志同時包含“施耐德”文字與外文“Schneider”,與涉案五枚商標構成近似商標。東恒公司辯稱網站由第三方公司制作、運營,但其作為網站的ICP備案單位,應當對網站發布的內容承擔責任,尤其在其本身亦經營斷路器、電開關等與施耐德中國公司類似的業務,在產品信息的發布上更應審慎。綜上所述,東恒公司在網站首頁、產品價目表等處使用“施耐德”標識的行為,易使相關公眾對商品的來源產生誤認,或者認為其與施耐德中國公司之間存在特定的聯系,侵犯了施耐德中國公司對五枚商標享有的權利,應當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的法律責任。
綜上,朝陽法院判決東恒公司賠償施耐德中國公司經濟損失300萬元。
庭審結束后,施耐德中國公司訴訟代理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早在2013年,經過行政程序及訴訟程序后,東恒公司曾承諾停止侵權行為,但后續施耐德中國公司發現東恒公司依然繼續從事相關侵權行為,遂于朝陽法院再次提起訴訟,并主張300萬元的賠償。此次朝陽法院作出的判決起到了表率作用,彰顯了我國持續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的決心,也增強了外資公司在中國營商的信心。東恒公司訴訟代理人則表示現階段不方便接受采訪。
目前,該案仍在上訴期內。
該案主審法官表示,該案全額支持了原告施耐德中國公司主張的經濟損失數額,有效保護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提高了侵權人的侵權成本,體現了朝陽法院對故意、重復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懲治力度,貫徹落實了嚴格保護知識產權政策,有利于全面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有利于優化營商環境,有利于增強外商投資企業對華投資的信心,對服務保障北京市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趙瑞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