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營造誠實信用的法治環境,9月10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召開商標權撤銷復審行政案件涉偽證處罰情況通報會,發布典型案例并作出法律提示。
2019年至今,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已審結商標權撤銷復審行政案件3843件,撤銷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出決定的案件共計970件,高于商標授權確權案件平均撤銷率,原因主要集中在商標注冊人提交商標使用證據的舉證能力不足、對能夠證明商標使用的證據理解上存在偏差,導致行政訴訟過程中補充提交新證據的情況較為普遍。該院副院長宋魚水指出:“有的商標注冊人因經營管理過程中不注意留存證據,或者對商標缺乏真實使用的意圖,為維持商標注冊甚至偽造發票、檢驗報告等證據。”
發布會通報了“家家JIAJIA及圖”等6起商標權撤銷復審行政糾紛案件涉偽證處罰情況,大部分案件適用行政訴訟法頂格處罰。與此同時,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公布了規制偽證行為的5項措施:一是加大證據審查力度,要求商標注冊人提交商標使用證據原件;二是利用國家官方網站,主動核查證據真實性;三是釋明偽造證據的后果,責令商標注冊人對不實之處作出合理解釋;四是嚴格證據審查標準,依法撤銷連續三年不使用商標;五是從嚴處理偽證行為,依法予以處罰。
為進一步規制偽證行為、強化全鏈條保護,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建議,商標注冊人完善商標使用行為,注意留存能夠清晰顯示商標標識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的銷售合同與對應的發票、電商平臺的交易快照或帶圖評論等證據;相關代理機構應恪守職業道德,與商標注冊人共同營造誠信的訴訟秩序。
來源:人民法院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