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版權強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各級版權主管部門加大版權工作力度,版權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7.5%左右……近日,國家版權局正式印發《版權工作“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明確了“十四五”版權工作的發展目標,從進一步完善版權法律制度體系、版權社會服務體系、版權產業發展體系等6個方面,提出了推動新業態新領域版權保護、健全中國特色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打造全國版權展會授權交易體系等26項重點任務,對全國版權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擘畫版權新藍圖。
推動版權產業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時期,我國版權產業獲得高質量發展。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20年中國版權產業經濟貢獻”調研報告顯示,從2016年至2020年,我國版權產業的行業增加值已從5.46萬億元增長至7.51萬億元;版權產業占GDP的比重由2016年的7.33%增長至2020年的7.39%,占比呈穩步提升的態勢。
版權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將在“十四五”時期得到進一步提升。《規劃》提出,到2025年,版權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全國作品登記數量超過500萬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數量超過300萬件,版權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7.5%左右。
為實現這一目標,《規劃》提出,要進一步完善版權產業發展體系,積極推動完善版權產業發展制度和政策,促進版權創造和運用,實現由數量和速度向質量和效益轉變,包括深化版權示范創建工作、強化國家版權創新發展基地建設、打造全國版權展會授權交易體系等。
版權授權體系建設是版權實際運用和價值轉化的核心環節。《規劃》提出,要繼續打造以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為龍頭,以北京、上海等各地方版權授權大會、交易會、博覽會為組成部分的全國版權展會授權交易體系。通過展會授權交易等相關活動,進一步拓展范圍、整合資源、優化生態,大力推動版權成果的轉化和運用,大力推動版權工作與各相關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近年來,我國版權授權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形成了多層級、多專業、多領域的版權展會授權新體系,版權授權體系呈現出更加注重IP全產業鏈開發、版權授權展會呈現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的新特征。”西部國家版權交易中心董事長黨雷告訴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開展版權展會授權能夠激活我國豐富的版權資源存量,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調動版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的主體力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加大新業態新領域版權保護
1月6日,國家版權局在京約談主要唱片公司、詞曲版權公司和數字音樂平臺等,要求數字音樂產業各方協力維護數字音樂版權秩序,構建數字音樂版權良好生態。這是國家版權局加大數字音樂版權保護、規范市場秩序的又一重要舉措。
數字音樂版權保護是我國面對技術挑戰不斷加大版權保護力度的一個縮影。新時期,這一保護進一步加大。《規劃》提出,推動新業態新領域版權保護,如將網絡領域作為版權保護主陣地,不斷提升版權管網治網能力;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開發運用,提升傳統文化、傳統知識等領域的版權保護力度,完善體育賽事、網絡直播、電商平臺等領域版權保護制度;依托國家版權監管平臺,進一步擴大監管范圍和監管對象,深入開展對新型傳播平臺的版權重點監管工作。
《規劃》還提出,將針對關鍵領域、重要環節、重點群體,持續開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專項行動。其實,多年來,“劍網”專項行動已成為打擊網絡侵權盜版的利劍,成效顯著。在“劍網2021”專項行動中,截至2021年9月,各級版權執法監管部門查辦網絡侵權案件445件,關閉侵權盜版網站(APP)245個,處置、刪除侵權盜版鏈接61.83萬條,推動網絡視頻、網絡直播、電子商務等相關網絡服務商清理各類侵權鏈接846.75萬條。國家版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專項行動將深化大案要案查辦,強化網絡平臺治理,不斷加大對網絡侵權盜版懲處力度,推動網絡服務商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共同構建版權保護社會共治格局,維護清朗的網絡空間秩序。
健全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
新年伊始,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下稱音集協)發布上一年度數據,數據顯示,2021年,音集協與134家歌舞娛樂行業協會及團體進行“二合一”集體簽約及合作,共簽約卡拉OK場所9919家,簽約總金額4.7億元,版權使用費總收入首次突破4億元。
如今,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作用日益凸顯,這一制度已成為完善版權社會服務體系的一項重要內容。《規劃》提出,要健全中國特色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包括適應管理體制變化、法律法規修改和技術革新發展的新形勢,加強相關管理部門聯動協調,優化監管機制,形成監管合力;引導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在創新許可和管理機制、落實著作權法定許可、深化國際合作和交流等方面不斷拓展業務,為權利人和使用者提供更順暢更高效的服務等。《規劃》同時提出,要規范著作權集體管理活動,推進管理活動規范化透明化,在權利信息查詢、版權使用費標準、版權使用費收取和轉付等方面加強管理。
國家版權局在此次約談主要唱片公司時,就要求數字音樂產業各方支持相關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依法開展數字音樂授權工作,促進數字音樂廣泛有序傳播。在音集協代理總干事周亞平看來,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應該代表眾多的中小權利人與強勢的平臺積極對話,協調市場各方達成共識,讓市場回歸有序。同時,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也需要不斷完善自身管理,接受內外監管,做好信息披露,嚴格按制度辦事,不斷提升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社會公信力。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開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第一個五年,新征程、新愿景、新出發,一個版權新藍圖正在徐徐打開。(本報記者 竇新穎)
(文章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原標題:國家版權局近日印發《版權工作“十四五”規劃》,從6個方面提出26項重點任務——開啟版權新征程)
(責任編輯:呂可珂 編輯:高云翔審校:崔靜思)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