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深圳鄧祿普公司與塔拉蕾公司、張某林等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塔拉蕾公司等5名上訴人連帶賠償人民幣600萬元。30余萬網民在線觀看庭審。
“鄧祿普”“DUNLOPPILLO”是英國著名品牌,早在1987年5月就在中國注冊商標,用于床墊、枕頭類產品。2014年,因侵犯鄧祿普商標專用權被法院判決敗訴的張某林,成立了塔拉蕾公司,與其他4名上訴人分工合作,將“鄧祿普”作為企業名稱,通過注冊多個含有“鄧祿普”“DUNLOP”的網址、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宣傳,生產仿冒的“鄧祿普”床墊等產品,開設“鄧祿普”實體門店銷售牟利,并以個人賬戶收款等方式規避侵權責任,實施全維度仿冒“鄧祿普”品牌的侵權行為。深圳中院一審認定塔拉蕾公司構成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判令塔拉蕾公司、張某林等承擔連帶賠償600萬元并停止侵權、消除影響。5被告不服,提起上訴。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認為,深圳鄧祿普公司的涉案商標經過長期的使用與宣傳,在床墊產品上已具有較高知名度。被訴侵權標識與涉案商標構成相同或近似,容易導致混淆,侵害了深圳鄧祿普公司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張某林等被訴侵權人相互密切聯系,在實施被訴侵權行為時分工合作,構成共同侵權,主觀惡意明顯,情節嚴重,應予全額賠償,二審法院作出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長王曉明指出,塔拉蕾公司等上訴人作為同行業從業者,罔顧他人辛苦創造的知識產權,有計劃性、有組織地對深圳鄧祿普公司進行全面的攀附和模仿,主觀惡意明顯。在訴訟過程中也未能遵守誠信訴訟原則,在相關侵權認定明確的情況下互相撇清關系、推卸責任,并拒不提供侵權獲利證據。被訴侵權行為既違反了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又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平、誠信原則相悖,故本案對此類惡意侵權行為予以嚴懲,支持深圳鄧祿普公司訴求,使侵權人的侵權代價與其主觀惡意與行為危害性相適應,切實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利,保護市場主體的創新積極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