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為什么要進行專利檢索嗎?和海石知產小編一起看看專利檢索的幾種類型,你就知道為什么了!
專利檢索類型:
1、FTO(自由實施)檢索
FTO檢索的典型應用場景是在已有清晰研發方案的項目上馬前,或是產品上市前,主要評估有關技術方案是不是落進了已有專利(或未決專利)的保護范圍,評估可能侵權的風險性。已有清晰研發方案的項目,指的是研發者已經具有大概的技術方案雛形,有待更進一步研發從而將技術定型。如果是產品上市前,那么產品相對應的技術方案當然已經完成。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據FTO檢索,評估本身技術方案是不是有侵權的風險性,從而能指導實際的研發方向,規避侵權;或相對于上市前的產品進行改設計,從而規避侵權。
需注意!這里“未決專利”表示在申請過程中的專利,該類專利一旦被授權,可能對自由實施導致障礙。
2、專利無效檢索
檢索能破壞專利申請或是授權專利新穎性或創造性的現有技術,從而阻礙專利申請的授權,或是根據專利無效請求的程序,將已授權專利無效掉。
專利無效檢索也稱專利穩定性檢索。當檢索出的現有技術可以破壞目標專利的新穎性或創造性時,我們稱目標專利的權利是不穩定的,反之,目標專利的權利是穩定的。
專利無效檢索的目的是掃除權利障礙,是因為一旦專利被無效,被認為自始至終不存在,從而徹底消除了侵權的風險性。
3、查新檢索
查新檢索的典型應用場景是在專利申請前,主要用于評估有關技術方案是不是新穎的,換句話說該技術方案是不是已經完全被現有技術公開化了。
例如,代理師協助研發人員初步梳理出一些可能專利申請的技術點,隨后圍繞著這一些技術點進行查新檢索,從而評估這一些技術點相對應的技術方案將來可被授予專利的可能性的概率。
4、技術調查檢索
可以針對某一個企業(例如競爭者)、研發機構,或是針對某一個特定技術領域、甚至于某一個行業進行調查檢索。
其目的是為了能分析特定技術的發展狀況、專利分布狀況。為調查者本身的研發或商業活動給予信息參考。降低研發等活動的盲目性。
技術調查式的檢索容易出現的問題是,盲目求“廣”。是因為專利技術文獻是海量的,追求廣度,會導致工作量巨大,成本急速上升。
在明確實際工作內容后,進行技術調查檢索可以獲得許多維度的信息。這一些信息的展現方式有報告、專利地圖等。
相對于特定企業或是技術領域的技術調查,可以實現定期檢索,從而追蹤調查對象的技術發展狀況,為調查者的決策給予信息上的支持。
5、現有技術抗辯檢索
為了能抗辯不侵犯某一項專利權,找尋被控侵權品相對應的現有技術的檢索。
在專利侵權糾紛案件中,被控侵權人有證據證實其實施的技術或設計歸屬于現有技術或 現有設計的,不造成侵犯專利權。因而,為了能抗辯不侵權,需要檢索到涉案專利申請日(優先權日)之前,與被控侵權品無實質性差異的,在國內外為公眾孰知的技術。
6、盡職調查檢索
對企業具有的專利情況開展排查、確定。這也是公司上市前,并購前的必要性工作。
盡職調查的專利檢索通常可分為2個層面:
一個是分辨如專利權屬(專利權人到底是誰?有無許可?)、專利存續(到期日,有沒有交年費等?)、專利來源(自行申請?轉讓來的?)、發明人的信息等。
二是更進一步分辨專利的穩定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