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出現前,人們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交易,如今生活中很難見到以物換物的情況了。其實,在現代商業交易中,除了現金、銀行存款等貨幣性資產外,仍有“以物換物”進行交易的場景。
以物易物,用會計術語來說,就是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今天我們就來深入學習下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準則的有關知識。
什么是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非貨幣性資產是指貨幣性資產之外的資產。如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性房地產、原材料等。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指交易雙方主要以非貨幣性資產進行的交換,一般不涉及貨幣或只涉及少量貨幣性資產(即補價)。
這里的少量貨幣性資產指的是交換資產不等價的部分可以用貨幣平衡,不過貨幣的占比不超過25%。
確認與計量
一、確認原則
1、換入資產與換出資產的確認原則
2、換入資產的確認時點與換出資產的終止確認時點不一致時,在資產負債表日的處理原則:
二、計量與會計處理
1、以公允價值為基礎計量
新準則規定,如果某項交換具有商業實質,而且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就應以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計量。
計量原則:首選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除非有確鑿證據換入資產公允價值更可靠的,選擇換入資產公允價值。
Tip:什么是具有商業實質?簡單點來說,同一項資產,對換入方和換出方的作用是不一樣的,也就是帶來的價值和風險是不一樣的,交換后,雙方各自利用換入的資產比繼續利用換出的資產,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1)不涉及補價的
2)涉及補價的情況
3)同時交換多項資產
2、以賬面價值為基礎計量
根據企業會計第7號準則規定,不滿足公允價值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應當以賬面價值為基礎計量。
3)同時交換多項資產
各項換入資產入賬價值的拆分應基于各項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的相對比例,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可以基于各項換入資產原賬面價值的相對比例或其他合理的比例。
三、非貨幣性資產的披露
以上就是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這一準則的相關內容,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推薦閱讀:
5606人閱讀
3911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4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3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6人閱讀
1197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