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是銀行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是核心企業與銀行間達成的一種面向供應鏈所有成員企業的系統性融資安排 。
供應鏈融資的主要特點。
商業銀行為企業提供的供應鏈融資業務不同于傳統的貿易融資,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供應鏈融資需要有一個大型優質企業作為供應鏈的核心企業,其原材料采購和商品銷售過程能形成穩定的供應鏈。
第二,供應鏈融資的對象并非單一企業,而是整個商品供應鏈條上的資質良好、符合銀行融資要求的相關企業。供應商、核心企業和分銷商之間形成統一的融資渠道,可降低整個供應鏈的融資成本。
第三,核心企業的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多為中小企業, 通過借助核心企業良好的商業信譽和強大的履約能力,可以增大銀行為部分中小企業融資的意愿。
第四,商業銀行在供應鏈融資的運作上實行“一次申請、一次審批”,降低了融資的評級、授信、擔保等信貸門檻,可簡化操作流程,銜接企業的采購、庫存和銷售環節的資金需求。
第五,供應鏈融資多使用融資產品組合, 形成多樣化的供應鏈融資產品, 如訂單融資和國內保理相結合、 預付款融資和商品融資相結合等, 從而為企業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和靈活的結算手段。
一般來說,中小企業的現金流缺口經常會發生在采購、經營和銷售三個階段。
在采購階段,一方面具有較強實力供應商往往會利用自身的強勢地位要挾下游購買商盡快付款,供應商的商品價格波動也會給下游企業采購帶來巨大資金缺口。
在日常運營階段, 中小企業因為庫存、 銷售波動等原因積壓大量存貨,占用大量流動資金, 給企業造成資金周轉困難。
在銷售階段, 如果面對的是具有較強實力的購貨方, 貨款收回期較長,也給企業帶來流動資金短缺的風險。
與這個過程相對應,銀行融資的切入點分三個階段。即采購階段的預付款融資,生產階段的存貨融資,以及銷售階段的應收賬款融資。
因此,供應鏈金融主要有預付款融資、動產抵押融資和應收賬款融資 3 種模式。
對中小企業而言,能夠緩解因發展而帶來的資金緊缺,并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對金融機構而言,有助于金融創新, 降低銀行信貸風險, 并提高銀行盈利能力;
對核心企業而言,能夠提高供應鏈管理的競爭力,從而提高核心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推薦閱讀:
5610人閱讀
3911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5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3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7人閱讀
1197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