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虧臨界點,是指企業收入和成本相等時的特殊經營狀態,即邊際貢獻(銷售收入總額減去變動成本總額)等于固定成本時企業處于既不盈利也不虧損的狀態,盈虧臨界點分析也稱保本點分析。
首先,它可以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在何種業務量下企業將盈利,以及在何種業務量下企業會出現虧損等總括性的信息;也可以提供在業務量基本確定的情況下,企業降低多少成本,或增加多少收入才不至于虧損的特定經濟信息。
在特定情況下,也可以為企業內部制定經濟責任制提供依據,比如,企業決策層-董事會對企業經營層下達到以了某年的利潤總額和銷售量的經營指標。
如何計算盈虧臨界點:
設以P代表利潤,V代表銷量,SP代表單價、VC代表單位變動成本,FC代表固定成本,BE代表盈虧臨界點,根據利潤計算公式可求得盈虧臨界點的基本模型為:銷售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按實物單位計算:
其中,單位產 設某產品單位售價為10元,單位變動成本為6元,相關固定成本為8 000元,則盈虧臨界點的銷售量(實物單位)=8 000÷(10-6)=2 000(件)。品貢獻毛益=單位產品銷售收入-單位變動成本
按金額綜合計算:
盈虧臨界點的銷售量(用金額表現)=固定成本÷貢獻毛益率
其中,貢獻毛益率=貢獻毛益/ 銷售收入
盈虧臨界點的作業率:
是指盈虧臨界點的銷售量除以企業正常開工完成的銷售量。其計算公式如下:
達到盈虧臨界點的作業率= (盈虧臨界點銷售量/正常銷售量)*100%
該指標表示企業要達到處于不贏利不虧損的狀態時,其生產的開工率必須達到的百分比。這個指標越低,表示企業贏利能力越大;反之,表示企業贏利能力越低。
例:假設某企業盈虧臨界點的銷售量為10000元,企業正常開工完成的銷售量為625件,銷售收入是12500元,達到盈虧臨界點的作業率可計算如下:
達到盈虧臨界點的作業率=10000/12500=80%
它說明,該公司要獲得贏利,作業率必須提高到80%以上,否則,就會發生虧損。
推薦閱讀:
5611人閱讀
3911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3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7人閱讀
1197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