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編制依據和原則有哪些內容?
一、全面預算的編制原則
單位編制的經營預算和財務預算,是指導未來經營活動和財務工作的大綱。為了使預算內容更精確、更符合實際情況,應遵循以下原則進行:
1.充分做好預測,廣泛占有資料;
2.健全組織機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
3.預算指標既要有先進性,又要留有余地。
二、預算編制依據
全面預算的內容極為復雜,為了保證自編預算的統一性,企業的預算管理委員會應制定一些基本目標、要求和原則,作為各部門、各單位自編預算的基礎。具體有以下幾點:
1.預算期的目標利潤;
2.預算期的銷售總額;
3.工資標準、主要原材料的單價和工料消耗定額;
4.物資的儲備水平和控制。
全面預算的有效實施,必須充分調動各級責任人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強化其責任意識,形成預算執行與控制的責任體系,保證預算執行的進度和效果。全面預算執行與控制的具體內容包括全面預算的分解、執行和調整等。
全面預算的分解
1.全面預算分解的步驟
(1)預算一經批復下達,預算執行單位應當將預算作為預算期內組織協調各項經營活動的基本依據,將年度預算細分為月份和季度預算,以分期預算控制確保年度財務預算目標的實現;
(2)將全面預算分解為部門預算,明確各預算執行單位的工作目標;
(3)各預算執行單位將預算指標層層分解,從橫向和縱向落實到內部各部門、各單位、各環節和各崗位,形成全方位的預算執行責任體系,保證預算目標的實現。
2.全面預算分解的原則
(1)以利潤的形式,按價值量分解,保證指標的可衡量性;
(2)應分盡分,不留死角,保證指標分解的徹底性;
(3)誰可控誰承擔,責任到人,保證做到責權利的有效統一;
(4)指標分解與保證措施相結合,保證預算指標的落實。
推薦閱讀:
5613人閱讀
3911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4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7人閱讀
1199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