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對公支付是什么意思
公對公支付,顧名思義是指公司對公司的支付,或者單位對單位的支付。
公對公付款方式有幾種?
公對公支付,具體包括四種方法。
1.常見也是不提倡的就是現金付款。因為現金付款會涉及到稅務方面的一些問題,所以稅務局會經常審查,對公司非常不利。
2.簡單且范圍廣的方式就是網上轉賬。可以按照需付款公司所提供的信息,按規定填寫內容。然后勾選所需選項,授權通過即可。
3.到你所在公司的開戶銀行填寫匯款單,并且加蓋上財務專用章和法人章,才能進行公對公的匯款。而且加蓋的兩個章,必須要和銀行留的印鑒是一致的。
4.除了資金的轉賬,還有異地的電匯,同城的轉賬支票,銀行或者商業承兌匯票,也是常見的轉賬方式。
公對私的轉賬處理
公對私轉賬,一般都是現金支付或網銀轉賬。具體的操作,和“公對公”是大同小異的。
公對私的轉賬,相對來說更為嚴格。因為對公賬戶發生的每一筆業務,都需要進行賬務上的處理。但是如果按照規定程序,且用途合理,公對私是可以轉賬的。所謂的合理,是指工資、借款或報銷等資金的支出。但是要“公款私用”,問題可就大了。
轉款的到賬時間
因為網銀轉賬幾乎是所有公司都會采取的轉賬方式,所以特意說明一下轉賬時間的選擇。一般情況下,匯款時間會有三種選擇:
1.“實時到賬”是指在轉賬申請指令發出后,立即扣款并及時匯出,可用于緊急事件的發生;
2.“普通到賬”是指非實時到賬,這會產生一段時間的延遲,大約是兩個小時后賬戶才會扣款并匯出,這會給匯款人一個緩沖,便于及時更正;
3.“次日到賬”是指轉賬申請指令發出后,會延時到第二天扣款并匯出。
推薦閱讀:
5613人閱讀
3911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4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8人閱讀
1199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