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和小型微利企業的區別有哪些?
1.小型微利企業
小型微利企業的定義:
小型微利企業源于企業所得稅法和實施條例,指的是符合稅法規定的特定條件,既是“小微企業”,還要求是微利企業。主要用于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
小型微利企業的認定條件:
小型微利企業的條件。按照規定,小型微利企業是從事非限制和禁止行業,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的企業。
小型微利企業優惠政策:
根據目前優惠政策,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實際稅率2.5%: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實際稅率5%。
小型微利企業應按照所得稅稅收政策的條件,做好控制和規劃。對盈利企業來講,2.5%/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和2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差距太大了。也就是小型微利企業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而非小型微利企業是不能享受企業所得稅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的。
2.小微企業是統計上的概念,小微企業可分為小型和微型企業,其判斷標準是從業人員、營業收入和資產總額的規模。因行業不同其判斷標準也有不同,進而區分為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和小微企業。
為扶持中小微企業的發展,也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方面的優惠政策,比如資金方面等。
推薦閱讀:
5614人閱讀
3911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9人閱讀
1200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