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成本結轉?用比較官方的語言回答是:期末賬項調整的一個后續工作,目的在于將本期收入和本期費用進行配比,以便確定本期的損益。在實際中,成本結轉是個較為繁瑣的工作,它需要把制造費用,完工產品成本以及銷售成本分別進行結轉。這里舉三個案例,為大家簡訴一下成本結轉的賬務處理。
制造費用的結轉
一般來說,結轉制造費用時,借方需要記“生產成本”,貸方則記“制造費用”。
【案例1】
一家企業要結轉102 900元的制造費用,其中甲產品39 100元,乙產品63 800元。試編制會計分錄。
借:生產成本——甲產品 39 100
生產成本——乙產品 63 800
貸:制造費用 102 900
結轉制造費用,要將制造費用全部轉入生產成本,制造費用貸方減少,生產成本借方增加。
完工產品制造成本的結轉
【案例2】
企業本月又要生產的丙產品200件,已經在月末全部生產完畢,且已驗收入庫。丙產品實際成本為3萬元,試編輯分錄。
借:庫存商品——丙產品 30 000
貸:生產成本——丙產品 30 000
銷售成本的結轉
相對麻煩的一個,便是銷售成本結轉了,因為它涉及到稅費問題。具體方法有個別計價法、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和后進先出法。具體公式為:
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在這里簡單舉個較為簡單的例子:
【案例3】
該企業是一般納稅人,對丁產品開始銷售。其定產品售價定為1.2萬元(含稅),但是由于行程問題,還沒有收到貨款。丁產品成本是8 600元,假定按稅率16%計算,怎樣進行成本結轉。
借:應收賬款 12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 344.83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1 655.17
銷售結轉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8 600
貸:庫存商品 8 600
結轉利潤
借:主營業務收入 10 344.83
貸:本年利潤 10 344.83
借:本年利潤 8 6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8 600
在實際工作中,有很多財務萌新不能明確區分三者,導致了計算時混淆,而產生了諸多錯誤。所以小編在此提醒大家,在結轉成本時,一定對三者進行嚴格區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推薦閱讀:
5631人閱讀
3913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1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