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收款項的含義及構成
應收票據與應收款項合稱為應收款項。
1、應收票據與應收賬款的定義及區別
應收票據與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活動,應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收取的款項。俗稱"白條子"。
應收款項分為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這兩個科目還是有些區別的。
應收票據是指企業因采用商業匯票的方式進行商品交易而收到的商業匯票。分為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
銀行承兌匯票是指由在銀行開設賬戶的存款人出票,由開戶銀行同意承兌的,保證在指定日期下無條件支付的商業匯票。持有銀行承兌匯票的企業,可以選擇到期時從銀行獲取票據上的金額。若想提前支取也可以找銀行進行貼現,或者直接將票據進行背書轉讓給企業的上游供應商。這是目前主要的應收票據采用形式。
商業承兌匯票是由銀行以外的付款人成對的商業匯票。在我國信用環境下,商業匯票的流動性不強,使用的較少。
二、應收賬目分析指標
(1)核心指標——應收款項周轉天數
應收賬款周轉率=營業收入/平均應收款項
應收款項周轉天數=365天/應收款項周轉率
(2)壞賬準備計提方法:余額百分比法、賬齡分析法、個別認定法等
壞賬準備金的計提方法及相關參數估計會影響應收賬款在資產負債表上的余額和通過壞賬損失影響利潤表的利潤,不恰當的計提會影響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公允性及利潤的質量。
推薦閱讀:
5632人閱讀
3913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1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