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籌資方式的選擇和資本結構的調整方面,需要考慮如何利用財務杠桿和經營杠桿的作用,對企業的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進行衡量。財務杠桿是由債務利息等固定融資成本所引起的,經營杠桿是由與產品生產或提供勞務有關的固定經營成本所引起的。那么,財務杠桿和經營杠桿的區別和聯系?
一、財務杠桿和經營杠桿的區別
1、財務杠桿和經營杠桿的定義不同。
財務杠桿是由企業負債融資成本所引起的。固定融資成本是引起財務杠桿效應的根源,但息稅前利潤與固定融資成本之間的相對水平決定了財務杠桿的大小。
經營杠桿是由企業固定經營成本所引起的。固定經營成本是引起經營杠桿效應的根源,而企業銷售量水平與盈虧平衡點的相對水平決定了經營杠桿的大小。
2、財務杠桿和經營杠桿的計算公式不同。
財務杠桿的計算公式。財務杠桿=凈利率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根據財務杠桿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的利息費用越高,其財務杠桿越大,財務風險越大,反之越低。
經營杠桿的計算公式。經營杠桿=息稅前利潤變動率/銷售收入變動率。根據經營杠桿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在其他因素不變的前提下,企業的固定成本越大,其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風險越大;反之越低。
3、財務杠桿和經營杠桿度量指標的不同。
1、財務杠桿是度量企業財務風險的指標。當企業利息或財務費用的負擔增加,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財務風險越高。會影響稅前利潤減少,企業的盈利能力就會下降,從而削弱了企業未來的償債能力,財務風險增加了。
應該說,財務杠桿放大了企業息稅前利潤變化對每股收益變化的影響程度,并通過杠桿系數評價財務風險。
2、經營杠桿是度量企業經營風險的指標。當企業的固定成本越大,經營杠桿系數越大,所引起收益的變化越大,一旦收益波動的幅度大了,也就說明企業收益的質量降低了,那么,企業的經營風險也就增加了。
應該說,經營杠桿放大了企業營業收入變化對息稅前利潤變化的影響程度,需要通過經營杠桿系數判斷經營風險。
二、財務杠桿和經營杠桿的聯系。
財務杠桿和經營杠桿的聯系表現在財務杠桿和經營杠桿的共同作用導致企業的總風險。總風險是由于企業經營環境變化引發營業收入的下降,以及負債政策不合理引發的財務費用的增加,最終會導致企業盈利能力或凈利潤的變化。
而度量企業總風險的指標為總杠桿(或聯合杠桿),總杠桿=財務杠桿*財務杠桿。在營業收入和變動成本不變的條件下,固定成本和利息費用越高,企業的總杠桿越大,總風險越高,反之越高。
企業的總風險可以分解為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那么企業可以通過總杠桿度量企業的總風險,從財務管理的角度,通過營業收入,降低固定成本、降低變動成本,降低利息或財務費用,都可以直接降低企業的總風險。
總之,財務杠桿是由債務利息等固定融資成本所引起的,經營杠桿是由與產品生產或提供勞務有關的固定經營成本所引起的。財務杠桿和經營杠桿即有區別又有聯系,通過杠桿系數度量企業的財務風險、經營風險和總風險。
推薦閱讀:
5632人閱讀
3913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1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