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的薪資構成一般包括哪幾個部分?每個公司的薪資構成都不相同,它根據公司的經營戰略、經濟能力、人力資源配置戰略和市場薪酬水平等條件所決定。員工的薪資構成基本包括:基礎工資、績效工資、獎金、津貼和福利。其中,一些是必須薪資,一些是根據公司制度來決定靈活增減的。看一下工資的組成部分:
一、基礎工資
基礎工資是企業按照一定的時間周期,定期向員工發放的固定報酬。基礎工資主要反映員工所承擔的職位的價值或者員工所具備的技能或能力的價值,即分別是以職位為基礎的基礎工資和以能力為基礎的基礎工資。
在國外,基礎工資往往有小時工資、月薪和年薪等形式。在中國大多數企業中,提供給員工的基礎工資往往是以月薪為主,即每月按時向員工發放固定工資。
二、績效工資
績效工資來自于英文中的merit pay的概念,但在中國更為確切的應該為績效提薪。績效工資是根據員工績效考核的結果而確定的對基礎工資的增加部分,因此它是對員工優良表現的一種獎勵。但它與獎金的差別在于,獎金并不成為基礎工資永久的增加部分,而只是一次性的獎勵。
三、獎金
獎金也稱為激勵工資或者可變工資,是薪酬中根據員工的工作績效進行浮動的部分。獎金可以與員工的個人業績掛鉤,也可以與他所在團隊的業績掛鉤,還可以與組織的整體業績掛鉤,這分別稱為個體獎勵、團隊獎勵和組織獎勵。但需注意的是,獎金不僅要與員工的業績掛鉤,同時也與員工在組織中的位置和價值有關,它通常等于兩者的乘積。
四、津貼
津貼往往是對員工工作中不利因素的一種補償,它與經濟學中的補償性工資差別相關。比如:企業對從事夜班工作的人,往往會給予額外的津貼;對于出差的人員,也往往會給予一定的出差補助。但津貼往往并不構成薪酬中的核心部分,它在整個薪酬中所占的比例往往較小。
五、福利
福利也是經濟性報酬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在現代企業的薪酬設計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在中國企業市場化改革的初期,為了改變企業局面,中國企業曾經大幅度削減提供給員工的福利,將福利轉變為給予員工的貨幣報酬。
現在,越來越多地企業重新認識到福利對于企業吸納和保留人才的重要性。現代薪酬設計中的福利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與傳統的福利項目不同,帶薪休假、健康計劃、補充保險、住房補貼等已經成為福利項目中的重要形式,并且根據員工個人偏好而設計的自助福利計劃也成為新興的福利形式,并獲得了廣泛的認可。
員工的薪資構成基本包括了以上五大部分,而實際的薪資還要根據當地政策扣除保險、公積金、個人所得稅等相關費用,并結合每月出勤、請假等狀況系統計算。可以說員工的薪資統計是一項復雜又需要細心耐心的工作。
推薦閱讀:
5632人閱讀
3913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1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