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職能組織結構,是一個企業能否高效運作的基本保障。那有哪些良好的職能組織結構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組織結構是什么意思
組織結構是為了實現組織目標,而對全體組織成員進行的職能劃分,以便更好地進行分工協作。
組織結構是以職務范圍、責任、權利三方面,構建起來的動態結構體系。其目的是為了更高效地實現組織戰略目標,而進行的職能劃分并構建分工協作體系,因此,組織結構需要根據組織重大戰略的調整,進行不斷修正。
常見的企業組織結構類型有哪些
直線職能制(適用于勞動密集,機械化程度比較高、規模較小的企業。)
采用這種結構時,企業的所有者或管理者對若干下屬實施直接控制,并由其下屬執行一系列工作任務。
優點:結構簡單,命令不易失真、責權明確、易于適應環境變化、管理成本低。
缺點:有違專業化分工的原則、權力過分集中,容易導致權力的濫用。
職能型組織結構(勞動密集,重復勞動的大中型企業)
最典型的組織結構模式,不同的部門負責不同的職能,企業將職權和責任分派給專門單元的管理者。
優點:管理工作分工較細、有利于吸收專家參與管理,可減輕上層管理者的負擔。
缺點:多頭領導,不利于組織的集中領導和統一指揮、各職能機構往往不能很好配合;
事業部制
事業部制結構按照產品、服務、市場或地區定義出不同的事業部。如分公司、子公司、同公司的不同項目部等。
優點:責權利劃分比較明確,更調動經營人員更多的積極性、以利潤為導向,能保證公司獲得穩定的利潤、能培養更多的人才。
缺點:需要眾多的管理人員、事業部之間競爭激烈,協調性差。
項目組(緊急事件應對)
為完成某一特定工作任務,將一部分相關人員組織起來,設立的一個臨時性組織單元。
優點:組織速度快
缺點:員工協同效率低下
戰略業務單位組織結構
適用于擁有多種產品系列的大企業,通過將相關性強的產品線歸類不同的事業部,再將這些事業部歸類一個戰略業務單位。如同一公司的電腦產品戰略單位、手機產品戰略單位、家電產品戰略單位.....等。
模擬分權制
是根據業務性質或地理區域,組成相對獨立的“組織單元”各“組織單元”獨立經營核算,相互間以“內部價格”進行轉移核算,模擬市場運作。
矩陣制
介于職能型和項目型組織之間的一種組織形式,根據組織中項目單元職權大小又可分為:弱矩陣、平衡矩陣、強矩陣三種組織形式。
推薦閱讀:
5634人閱讀
3913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1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