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庫存管理
庫存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維持庫存中每種物品的質量和數量,并方便存取以滿足生產的需要。在質量方面,應強調環境因素,使存儲的材料不會變質,造成報廢或處置損失。至于數量保證,必須防止數字本身的丟失或錯誤影響料賬的正確性。
2.料賬管理
料賬是基于永續盤存制的會計理念,根據以前的庫存數量,在賬內過賬出入庫業務的各種傳票表格,使材料與賬內數量一致,并作出相關的庫存信息報表,及時準確地提供生產、采購、會計等部門的信息。它也是計算機化和庫存盤點的基礎。
3.倉儲儲位的規劃和實施
除非管理者善于規劃,否則倉庫不會自己變得“系統化”。一旦沒有系統化,資料就不容易找到,一件東西放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地方,造成資料準備的失誤,資料準備的工時損失,存儲空間浪費,效率低下。也很容易“隱身”很多年,存而不見。
4.保持質量
倉庫絕對有責任保持庫存物資的原有質量,否則只有縮短儲存時間來減少損失,甚至可以忽略其他成本,或者不需要倉庫。生產需要時,由供應商直接送到現場。
鑒于這一原則,倉庫管理人員必須掌握先進先出技術,并深入了解儲存環境,如溫度、濕度、灰塵和其他影響質量變化的因素。
5.呆廢料管理
倉庫雖然不具備完全防止呆滯物料產生的能力,但至少有責任和辦法發現呆滯物料脫,也有能力讓呆滯物料盡早使用,至于廢料,同樣的原則也適用。
6。庫存信息的提供
這類似于“料賬管理”,但更進一步。特別是在計算機化的“集成系統”環境下,需要同時具備審計功能和統計功能,成為成本分析的基礎,資產分析的來源(如單價定價和存貨價值),當然也提供其他重要的經營信息(如呆滯料分析)。
推薦閱讀:
5634人閱讀
3914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1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