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繳費基數可以隨時調整嗎?社保繳費基數是怎么調整的?
社保繳費基數可以隨時調整嗎?
不可以。社保繳費基數調整不會跟職工的工資同步調整,也不能夠隨時調整,通常職工社保繳費基數是一年調整一次,各地區法規不同,一般在每年的四月或者七月,也就是說職工工資上漲后,需要等第二年7月份左右才會上調,具體以各地法規為準。社保繳費基數主要是根據職工本人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收入確定的,單位將社保基數上報到社保部門后才能夠申請調整,如果發現社保繳費基數有誤的話,也是由用人單位上報后調整。
此外,各地區還對社保繳費基數設置了上下限,一般來說,最低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最高社保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社會保險的繳費基數范圍每年都會調整一次,由于社保繳費基數是根據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確定的,因此要等到各地區公布了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之后,才能對社保繳費基數范圍進行調整。
總的來說,社保繳費基數范圍的調整并沒有統一的時間,一般都是一年調整一次,而且無論什么時候調整社保繳費基數,起始時間的都是每年的一月份,實行多退少補方案,在社保繳費基數調整當月進行測算。假如按照當年7月計算的社保繳費基數相對于上一年的調高了,那么前六個月以上一個社保繳費基數繳納的社保費比實際當年的社保繳費基數要低,所以要按照最新的社保繳費基數計算出來的保費進行補繳。
社保繳費基數和退休工資有什么關系?
社保繳費基數關系到職工參加社保時需要繳納的保費多少和退休后能夠領取的養老金多少,是十分重要的。
社保繳費基數越高,參保人每月需要繳納的養老保險費越多,個人養老賬戶內累計到的資金就越多,那么退休后能夠享受到的養老金待遇就越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退休金主要包括基本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個部分,社保繳費基數主要是對退休金中的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產生直接影響。
具體來看,退休工資=基本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這兩個部分計算方式有所區別:
【1】 基本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系數)÷2×累計繳費年限×1%;
【2】 個人養老金
個人養老金=個人賬戶余額÷計發月數。
其中個人賬戶余額由職工退休前每月繳納的養老保險保費以及養老金賬戶利息構成,而計發月數與退休年齡有關,退休年齡越大、計發月數越少,每個月能夠領取的退休工資就越多。
總之,社保繳費基數的高低是會影響到職工退休后領取的養老金多少的,除了社保繳費基數會產生影響外,個人養老金待遇的高低還與參保人的繳費年限、退休年齡、退休地上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等有關,職工可以通過目前的繳費水平計算個人養老金的計發部分多少,了解養老金是否能夠滿足自身未來的需求,并根據資金缺口指定相應的理財規劃,提前做好養老規劃才能確保退休后能夠享受更好的生活。
推薦閱讀:
5635人閱讀
3914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1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