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在營業的過程中,涉及的稅有18種。當然,不是所有企業都需要繳納18種稅,畢竟一些稅種只有特定的納稅人才需要繳納。比方說,船舶噸位稅、煙葉稅和土地增值稅稅等。
不過,我國企業除了需要繳納18種稅以外,還需要繳納一些類稅收的“費”。比方說,教育費附加。
地方教育費附加怎么計算?
我們既然提到了“教育費附加”,自然也需要了解一下“地方教育費附加”。“教育費附加”屬于中央稅收,屬于教育部的專項收入,而“地方教育費附加”屬于地方的教育專項收入。
在計算方式上,“地方教育費附加”和“教育費附加”類似,只是稅率不同。根據法律規定可知,“地方教育費附加”的稅率為2%。“地方教育費附加”和“教育費附加”一樣都是納稅人實際繳納的消費稅和增值稅總額。
具體計算公式為:地方教育費附加=(消費稅+增值稅)*2%。
教育費附加計入哪個會計科目?
企業在對“教育費附加”進行處理時,記入“稅金及附加”科目進行相應的會計核算。
具體來說,企業繳納“教育費附加”的會計分錄也是很簡單的。我們還是使用上面的數據,相應的會計分錄如下:
1、計提時
借:稅金及附加26.4
貸:應交稅費-應交教育費附加26.4
2、結轉時
借:本年利潤 26.4
貸:稅金及附加26.4
3、實際繳納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教育費附加26.4
貸:銀行存款 26.4
這就是,企業實際在實務中需要進行的簡單會計處理。“地方教育費附加”的會計處理,可以參考“教育費附加”的會計處理。
到底是“營業稅金及附加”還是“稅金及附加”?
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分辨,什么才是符合實際情況的知識。比方說,我們在網上瀏覽時,在當下肯定還看見過“營業稅金及附加”這個科目。
其實我們不必迷惑,正確的叫法是“稅金及附加”,而不是“營業稅金及附加”。“營業稅金及附加”已經被變更為了“稅金及附加”。
推薦閱讀:
5635人閱讀
3914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1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