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能包括哪些具體內容?會計的職能是指會計在經濟管理工作中具有的功能。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對會讓的職能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我國會計法中規定了會計的基本職能。即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
(一)會計核算職能
會計核算貫穿于經濟活動的全過程,是會計最基本的職能,也稱反映職能。它是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等環節,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記賬、算賬、報賬,為各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的功能。記賬是指對特定對象的經濟活動采用一定的記賬方法,在賬簿中進行登記;算賬是指在記賬的基礎上,對企業單位一定時期的收入、費用(成本)、利潤和一定日期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進行計算(行政、事業單位是對一定時期的收入、支出、結余和一定日期的資產、負債、凈資產進行計算);報賬是指在算賬的基礎上,對企業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行政、事業單位是對其經費收入、經費支出、經費結余及其財務狀況)以會計報表的形式向有關方面報告。
會計核算職能具有如下特點:
(1)會計主要核算過去已經發生或已經完成的經濟活動;
(2)會計核算從數量上反映各單位的經濟活動狀況,以貨幣量度為主,以實物量度和勞動量度作為輔助量度;
(3)會計核算具有連續性、系統性和全面性;
(4)會計核算必須遵循頒布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即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和各行業會計制度等。
(二)會計監督職能
會計監督職能也稱控制職能,是指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的同時,對特定對象經濟業務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查。合法性審查是指保證各項經濟業務符合有關法侓法規,遵守財經紀律,執行各項方針政策、杜絕違法亂紀行為;合理性審查是指檢查各項財務收支是否符合特定對象的財務收支計劃,是否有利于預算目標的實現,是否有奢侈浪費行為,是否有違背內部控制制度要求等現象,為增收節支、提高經濟效益嚴格把關。
會計監督職能具有如下特點:
(1)計監督主要通過價值指標來進行;
(2)會計監督是對單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進行監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
(3)會計監督以財經法律、法規為依據。
上述兩項會計基本職能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關系。會計核算是會計監督的基礎。沒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種信息,監督就失去了依據;而會計監督又是會計核算的質-量保障,只有核算而沒有監督就難以保證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日益提高、社會經濟關系的日益復雜和管理理論的不斷深化,會計所發揮的作用日益重要,其職能也在不斷豐富和發展。除了上述基本職能外,會計還具有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評價經營業務等職能。
推薦閱讀:
5636人閱讀
3914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2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