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收款項融資發生減值該如何進行會計處理?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過我,借著這次機會,正好說一下應收款項融資減值的會計處理,也算是對之前文章的一個補充! 首先,應收款項融資,在金融資產分類中屬于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所產生的所有利得或損失,除減值損失或利得和匯兌損益之外,均應當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所以,期末對于應收款項融資的計量,需要分兩步走
①、調整期末公允價值
公允價值上升:
借:應收款項融資——公允價值變動
貸:其他綜合收益——應收款項融資公允價值變動
公允價值下降:
借:其他綜合收益——應收款項融資公允價值變動
貸:應收款項融資——公允價值變動
這一步的公允價值變動金額中,實際上也包含了減值導致的公允價值變動。
②、應收賬款融資確認減值損失分錄
按照預期信用損失模型,對應收款項融資進行減值測試,并確認信用減值損失
借:信用減值損失——應收款項融資
貸:其他綜合收益——信用減值損失
實務中,應收款項融資科目核算的,主要系銀行承兌匯票。而銀行承兌匯票,期限一般為6個月以內,貨幣的時間價值因素對其公允價值的影響不重大。
并且,票據背書時,前后手兩方均是認可按票據的面值抵償等額的應收應付賬款的。因此可以近似認為,應收款項融資的期末公允價值等于其面值扣減按預期信用風險確認的壞賬準備后的余額。
即:期末公允價值=面值-壞賬準備
推薦閱讀:
5636人閱讀
3914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2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