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和個人股權轉讓如何交稅?股權轉讓繳稅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一、股權出讓方、受讓方都需要繳納
印花稅:股權轉讓屬于產權轉移書據中的股權轉讓書據,其中轉讓包括買賣(出售)、繼承、贈與、互換、分割,稅率為轉讓價款的萬分之五,納稅義務人為書立應稅憑證的單位和個人。所以轉讓方和受讓方均應按股權轉讓協議所列金額的萬分之五計算繳納印花稅。
二、股權出讓方需要繳納
所得稅:依據誰有所得誰納稅的原則,股權出讓方需要繳納所得稅,其中根據股權出讓方的性質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股權出讓方為個人
股權轉讓過程中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屬于財產轉讓所得,稅率20%,計稅依據是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
其中轉讓收入是指轉讓方因股權轉讓而獲得的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合理費用指賣出財產時按照規定支付的有關稅費,一般指印花稅。
申報的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且無正當理由的,主管稅務機關可以核定股權轉讓收入。
實務中,稅局一般要求提供目標公司的評估報告,以評估價值與轉讓比例的乘積為標準衡量轉讓收入是否明顯偏低。
相關規定對轉讓價偏低的正當理由進行了明確,即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視為有正當理由:
以上幾種情形可以低價甚至0元轉讓股權。
2、股權出讓方為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
股權轉讓過程中需要按經營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需要排除合伙人為企業的情況),這里會出現了經常說的個稅稅收籌劃。
經營所得的稅率是5%-35%,計稅依據是會計利潤,
應納稅額=(收入-成本)×適用稅率。
而在征管法中規定可以按核定征收,即沒有成本的情況下可以讓稅局按照利潤率(一般是10%)核定利潤,然后計算
應納個人所得稅=收入×應稅所得率(核定率10%)×適用稅率(最高35%)。
具體來說,股權轉讓方屬于高凈值群體(取得收入較高,成本較低的群體),假定股權轉讓取得了1000萬收入,股權成本100萬元,那么是利潤900萬元,應交個人所得稅=900×35%-6.55=308.45萬元,
而核定的情況下,應交個人所得稅=1000×10%×35%-6.55=28.45萬元。
3、股權出讓方為個體工商戶
極為少見,沒啥可說的,股權轉讓過程中需要按經營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4、股權出讓方為企業或合伙企業中的企業合伙人
轉讓股權屬于規定的轉讓財產取得的收入,以收入全額減除財產凈值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此處涉及會計中的長期股權投資和金融工具,詳細敘述比較復雜。大概理解成賣出價格減去買入價格,增值的部分就是收入,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這里值得注意的是相關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屬于免稅收入,這就意味著標的企業如果在轉讓前將經營利潤全部以股息、紅利的形式分給股權轉讓方(轉讓前的持股企業),使股權轉讓價格比未分紅之前的價格大幅降低,就可以達到節稅的目的。
三、股權出讓方、受讓方都不需要繳納
股權轉讓不屬于增值稅征稅范圍,股權轉讓不屬于增值稅征稅范圍,股權轉讓不屬于增值稅征稅范圍。
綜合來說,股權轉讓過程中,轉讓方需要繳納所得稅和印花,具體是什么所得稅根據轉讓方性質確定,在轉讓定價上有規劃空間。受讓方只需要繳納印花稅。
推薦閱讀:
5636人閱讀
3914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2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