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稅按不含稅還是含稅收入?印花稅的計稅依據不含稅。具體來說,企業的經濟行為需要繳納印花稅時,需要按照不含稅的合同金額,計算需要繳納的具體金額。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印花稅的計稅依據雖然是不含增值稅的合同金額,但是如果合同當中,沒有明確注明增值稅的具體金額,就需要按照合同總額計算印花稅。
印花稅的計稅依據是含稅還是不含稅?
印花稅的計稅依據不含稅。當然,這里的“稅”指的就是增值稅。畢竟在營改增以后,企業的經濟業務都需要繳納增值稅。
具體來說,企業的經濟行為需要繳納印花稅時,需要按照不含稅的合同金額,計算需要繳納的具體稅額。也就是說,企業的合同當中需要把不含稅的銷售額與增值稅都要寫清楚。
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按照具體規定印花稅的計稅依據雖然是不含增值稅的合同金額,但是如果合同當中,沒有明確注明增值稅,就需要按照合同金額計算印花稅。
對于企業來說,為了達到節稅的目的,不能在合同當中,直接寫一個合同總額。畢竟,企業進行了價稅分離,就可以按照不含稅的銷售額計算印花稅。如果只寫一個合同總額,就需要按照合同總額計算增值稅了。
企業一定要了解這樣的規定,畢竟企業一旦操作失誤,就需要多繳納稅款了!
印花稅繳納需要主要的事項 1、沒簽合同,同樣需要交印花稅!
對于企業來說,不管有沒有簽訂合同,只要涉及印花稅的,都需要繳納印花稅。對于這一點,我們一定要做得心中有數才行呀!可不能以為,企業只要沒有合同就不需要繳納印花稅呀!
雖然企業的所有業務不是都需要繳納印花稅,但是凡是涉及印花稅的經濟業務,都是需要繳納印花稅的。可以說,企業的經濟業務不能因為沒有簽訂合同,就不繳納印花稅。
在企業實際經營的過程中,雖然沒有簽訂合同,但是使用的協議、契約、單據、合約以及確認書,也可以當做繳納印花稅的計稅依據。
我們要明白合同只是一種形式,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要遵循“經濟實質終于形式”的原則才可以呀!
2、印花稅的納稅時間和其他稅種不一致!
由于印花稅的納稅時間與其他稅種不同,同樣也容易出現涉稅風險!
比方說,印花稅的納稅時間是合同簽訂的當日,而房產稅需要按租賃期均勻分攤申報。
當租賃期跨年時,對于企業來說,從租計征房產稅的計稅依據與租賃合同印花稅的計稅依據就會出現差異。
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一定要留好印花稅的申報底稿,以防稅務部門向企業索要計稅依據出現差異的具體原因。
推薦閱讀:
5639人閱讀
3914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2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