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周期,短期看趨勢延續,長期看均值回歸。伴隨經濟增速放緩,萬物內卷,存量市場上越來越多的行業從持續成長轉向為周期波動,因此,有周期規律的行業會越來越多,而周期類的機會也將越來越多。
所謂名詞解釋周期性行業:周期性行業是指那些對經濟波動更敏感的行業。更敏感是因為這些行業的經營杠桿與財務杠桿較高。周期行業收入對整個國民經濟波動的彈性大于1,利潤對收入的彈性遠遠大于1,股價的彈性更是可以突破想象的極限。看看“磷三杰”與中遠海控。經營杠桿與財務杠桿均導致公司的不可變成本(折舊攤銷與利息支出)非常高,這可以用不可變成本與凈利潤的比值來衡量。對于周期股,我們很容易看到如下財務特征:折舊攤銷、利息費用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很高;毛利率絕對值不高,且成周期波動;凈利率絕對值較低,且成周期波動。
基于不可變成本占比非常高以及毛利率絕對值較低兩個行業特點,周期行業對于產品銷量變化與價格變化極其敏感。因此,周期行業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因為量變而引起周期變化的行業,另一類是因為價變而產生周期變化的行業。量的快速增長可以大幅降低每一單位產品上分擔的固定成本,進而引發盈利的周期性變化,汽車、重卡、酒店就屬于這一類。價格的變化就更好理解了,價格變化引發毛利率變化,進而引發凈利率更大幅度的變化,例如養豬是一個典型的對價格敏感的行業。當然,量與價的變化是同時發生的,進行區分是為了更好地抓住主要矛盾。
周期行業有哪些?
對于價格敏感的周期行業,我又將其細分為價格類與價差類。價格類是指沒有原材料成本的行業,主要是指有礦的資源類,例如金礦、銀礦、煤礦、鋰礦、磷礦等;價差類是指終端產品與成本品之間的價差,例如文化紙與紙漿,箱板瓦楞紙與廢紙,生豬與玉米及豆粕,鋼鐵與鐵礦石,還有很多化工小品類均是價差類。
另外,我認為房地產及后周期也將成為一個周期型的行業,但是,目前還無法將其放入上述分類中,就單獨列出來了。
基于上述劃分方式,可以將申萬一級28個行業中的9個放入周期的框架內,如下圖所示。
推薦閱讀:
5641人閱讀
3914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6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2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