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值率5%什么意思?
殘值率這個概念主要是固定資產的一種比率,在固定資產不能再繼續使用或者有需要進行核算時,進行的一種對比,即固定資產的收入與支出,以現有價值除以購入時的價格,再乘以百分之百,就是所計算的固定資產的殘值率。其它的殘值可參考固定資產殘值率的計算方法。
按照現行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率沒有規定具體的比例,企業可以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實際使用狀況自行確定預計凈殘值率。一般企業將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確定在5%至8%之間。原稅法規定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率為5%。
預計凈殘值是假定企業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已滿,并處于使用壽命終了時的預期狀態,企業目前從該項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后的余額。也就是說,企業固定資產在處置和清理固定資產時,其固定資產的殘余價值減去企業處置和清理固定資產發生的清理費用后的余額為預計凈殘值。預計凈殘值確定金額的大小會影響固定資產折舊的金額。
預計凈殘值率怎么算。
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處置或清理時預計可以收回的殘余價值-預計清理費用的余額。另外,企業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狀況確定的凈殘值率計算的凈殘值為,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原價*固定資產凈殘值率。
殘值率5%怎么算折舊?
比如,某企業新購置固定資產價值100萬元(不考慮增值稅因素),固定資產折舊采用年限平均法,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為20年。企業根據新購置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狀況,確定該項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率為5%。計算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率和折舊額。
固定資產年折舊率=(1—5%)/20年*100%=4.75%。
固定資產年折舊額=100萬元*4.75%=47500元。
推薦閱讀:
5643人閱讀
3914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7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2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