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工資是什么意思?
固定工資是指根據勞動者的職位、工作經驗、學歷等給予的崗位基本工資,不包括加班工資。
職工每天的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否則就視為加班,企業應該支付加班工資。職工加班一般每天不能超過一小時,每月不超過36小時,即使以加班費的形式給予補償也是不合理的。
設立月固定工資的基本目的是保障員工的基本生活收入,使員工在獲得基本保障的基礎上,放心追求更高的績效。因此,月固定工資的下限應該大于當地最低生活標準線。
而固定工資制(又稱:純粹薪水制度、固定薪金制度)是指無論銷售人員的銷售額是多少,其在一定的工作時間之內都獲得固定數額的報酬,即一般所謂的計時制。通常工作時間在八小時內,獲得固定報酬的調整主要依據對銷售人員的表現及銷售結果的評價。
固定工資包括哪些內容
固定工資包含:
1、底薪
2、加班費
3、各種補助、以及補貼
4、績效工資等等
而應付工資包括各種工資的總和,沒有扣除任何項目之前。一般實發工資是應發工資去掉已經扣除的各種工資。
相關內容:
工資的構成
基礎工資 = 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各種津貼+加班工資
考核工資 = 月度考核工資+季度考核工資+年度考核工資
實行日薪制或者計件制員工按其它辦法實行。
結構工資制又稱分解工資制或組合工資制,結構工資制是在企業內部暢資改革探索中建立的一種新工資制度。結構工資制是指基于工資的不同功能劃分為若干相對獨立的的工資單元,各單元又規定不同的結構系數,組成有質的區分和量的比例關系的工資結構。
工資結構是指員工工資的各構成項目及各自所占的比例。一個合理的組合工資結構應該是即有固定工資部分,如基本工資、崗位工資、技能或能力工資、工齡工資等,又有浮動工資部分,如效益工資、業績工資、資金等。
推薦閱讀:
5643人閱讀
3914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7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2人閱讀
1206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