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業戰略管理?企業戰略管理是企業根據使命確定其戰略目標,為實現戰略目標進行系統的謀劃和決策,并依靠自身能力將這種謀劃和決策付諸實施,不斷實現成功的一個動態管理過程。
企業戰略管理包含戰略制定、戰略執行、戰略管控和戰略修訂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戰略制定
戰略制定是企業確定發展戰略、明確戰略目標的過程。由此可見,企業戰略制定包含兩個層面的內容。第一個層面是對企業戰略的系統性思考與全局性規劃,研究清楚發展戰略、業務戰略、運營戰略之間的關系,從而明確企業的產品與市場范圍、增長向量、競爭優勢以及協同措施;第二個層面是企業戰略目標的確定,來明確企業在未來一個階段內要實現的經營目標,包含市場目標、盈利目標、社會目標、創新目標。
1、戰略系統性理解
企業戰略從構成上來講分為三個層次,依次為發展戰略、業務戰略、運營戰略,三個層面的戰略定位及功能如下:
戰略的三個層面
2、戰略目標的確定
戰略目標是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指明了企業在未來的某一階段所要達到的目標水平,戰略目標確定后,企業才能根據實現目標的需要,正確的安排企業經營活動的優先順序,合理的分配企業中的各種資源。戰略目標一般按照如下四方面的內容依次展開描述。
市場目標
一個企業制定戰略目標的最重要的決策是企業在市場上的相對地位(例如產品目標、渠道目標)
創新目標
創新作為企業戰略目標之一,是使企業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生機與活力(技術、制度、管理創新)
盈利目標
這是企業的一個基本目標,企業必須獲得經濟效益
社會目標
企業的社會目標反映企業對社會的貢獻程度(社會責任目標)
在確定企業的戰略目標時,要注意四個方面:
①明確的、有特定的主題,不應該是模糊不清。
②可以測量,戰略目標要盡可能用定量指標來描述。
③明確期限,目標的設定要有一個實現目標的明確期限。
④具有挑戰性,同時又具有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二、戰略的執行
戰略制定后,接下來就要研究戰略執行的問題了,在戰略執行過程中,企業家要充分發揮戰略領導的作用,要通過有效的管理手段使企業的組織行為、經營活動與企業戰略相適應。
三、戰略管控
戰略管控是在戰略執行過程中,確定衡量戰略執行效果好壞的評價標準,并持續跟蹤、評價階段性成果,并對執行過程中產生的偏差進行分析和動態調整的過程。
1、確定評價標準
戰略評價標準是用于衡量戰略執行效果好壞的指標體系,通常包括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兩大類,定性評價標準方面,主要體現在戰略內容完整性、戰略與環境協調性、戰略在時間上穩定性、戰略與資源保持匹配性四個方面。在定量評價標準方面,可以用產品質量、市場占有率、銷售利潤率等指標來進行評價。
2、實際工作成果
實際工作成果是在戰略執行過程中實際達到的目標程度的綜合反映。
3、評價工作成績
用取得的實際成果與預定的目標進行比較,發現偏差后,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調整,必須針對其產生的深層原因而非表層原因采取糾正措施,才能達到戰略控制的目的。
四、戰略修訂
戰略管理是一個長期、動態的過程,在戰略執行中可能會出現政策、經濟、消費環境等外部生態變化,也可能會因組織內部能力不足而出現執行偏差等情形,如下:
1、戰略長期穩定性與戰略環境的多變性之間發生矛盾,如果不對戰略方案進行修訂,就會嚴重脫離實際,從而帶來不良后果。
2、戰略執行過程中,產生了明顯的失誤,帶來巨大的風險,迫使企業修訂戰略。
3、戰略制定本身不符合客觀發展規律,甚至是錯誤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執行后,發現戰略制定的失誤,必須進行修訂。
出現這些情況后就需要進行客觀的分析并采取相應的修訂策略,戰略修訂類型包括以下幾種:
①局部性修訂:按照影響戰略的因素對戰略進行局部性的小修改,而不涉及戰略方向的變化。
②職能戰略修訂:屬于子戰略的修訂,由于影響戰略的因素涉及范圍較大一些,職能戰略修訂程度也比較大,需要認真研究分析,才能進行修訂。
③總體戰略修訂:涉及全局的長期基本方向的修訂,不可輕舉妄動,如需要變動大方向,必須有充分的數據與論證,才能進行修改。
推薦閱讀:
5646人閱讀
3915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7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2人閱讀
1207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