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存款到底是存款還是理財?
可以比較確定地說,結構性存款是存款產品而非理財產品。
首先是因為結構性存款屬于保本產品。在由銀行推出的用于吸收公眾資金的產品中,最主要的就是銀行存款和銀行理財這兩種。而銀行理財在資管新規的過渡期結束后,就不允許發行保本型產品了。
所以,只要是保本型產品,就不可能是理財產品。而銀行推出的保本型產品,也只有存款產品。結構性存款因為是保本產品,所以就是存款而非理財產品,要真是理財產品,它就不會還有機會存在了。
其次是“存款”這個后綴不是隨便可以用的。能用“存款”這個后綴的只有銀行,并且只能用在存款產品中,凡是理財產品都不能以存款自居。結構性存款既然被稱為存款,那它肯定就是存款產品。
總之,結構性存款雖然跟理財很像,但它確確實實就是存款產品的一種。
那么,為什么結構性存款的利息不能像其他存款產品一樣是固定的,而是像理財一樣是浮動的呢?
結構性存款沒有固定的利息嗎? 結構性存款沒有固定的利息,存款產品其實就是銀行跟儲戶們借的錢,儲戶們把錢借給銀行,自然會要求獲得一份借錢的利息,這就是存款利息。
然而,結構性存款卻并不都是銀行跟儲戶借的錢。銀行通過發行結構性存款從儲戶手中拿到錢后,會用其中的一小部分拿去投資某種金融衍生品,這小部分的錢就相當于儲戶委托銀行拿去投資的,而不是銀行跟儲戶借的。
所以,結構性存款有大部分甚至絕大部分是存款,不過也有一小部分不是存款。也正是因為這不是存款的一小部分,決定了結構性存款的收益是變動的。
我們知道,做投資通常都是有賺就有可能虧,尤其是結構性存款投資的金融衍生品,更不可能確保就能賺錢,因為金融衍生的風險一般都比較高。
如果結構性存款中用于投資的部分賺錢了,那么就能提高結構性存款的整體收益,而如果投資虧了錢,同樣也會拖累結構性存款的整體收益,因此結構性存款的收益可高可低。
當然,因為結構性存款的大部分還是能產生固定利息的存款,所以只要確保投資虧損不超過存款利息,就不會出現虧損了。
推薦閱讀:
5647人閱讀
3915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7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2人閱讀
1207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