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增值稅的納稅人可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
小規模納稅人,是指應納稅額較少或是不經常發生納稅行為的納稅人,公司剛成立的時候,都是默認為小規模納稅人。
而一般納稅人,是指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超過500萬標準的企業和企業性單位。
小規模和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怎么算?
由于小規模納稅人的財務核算能力和管理水平有限,在計算增值稅時,不適用抵扣進項稅的方法,一般都是直接用收入乘以稅率的方式計算增值稅。
而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計算方法要復雜一些,即采用抵扣稅款法計算。
例如,某家貿易公司采購了一件商品,采購價款為80元,賣給客戶100元,那么這筆交易的增值額就是20元,要用增值額乘以增值稅稅率來計算這筆交易的增值稅額,即:20*16%=3.2。
為了加強稅收的征管,我國的增值稅一般采取以票控稅。在上述案例中,公司采購價款的80元,必須取得增值稅專票(也就是“進項”),公司取得100元的收入時,就有了銷項稅額(即100*16%=16),用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80*16%=12.8)的結果(16-12.8=3.2),就是本期應該交納的增值稅。
所以,如果你的客戶是一般納稅人,由于進項票據可以抵扣增值稅稅款,他們肯定更傾向于讓你提供增值稅專票。也就是說,想拿下大客戶的訂單,一般納稅人資格肯定是個加分項。
而小規模納稅人是不能取得專票的(別人不能給小規模納稅人開具增值稅專票),即使取得專票,小規模納稅人也不能抵扣增值稅。
此外,一般納稅人會受到稅務部門的嚴格監管,且適用的稅率相對較高,也不能享受小規模納稅人免增值稅的優惠政策。
因此,一般納稅人雖有優勢,也有劣勢,建議創業者在選擇納稅主體時謹慎考慮。
推薦閱讀:
5647人閱讀
3915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7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2人閱讀
1207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