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余額表怎么編制?
1,科目匯總表的基本編制方法是根據一定時期內的全部記賬憑證按相同會計科目歸類,定期匯總
所有已制單的單據(憑證)的余額,原理為期初余額+(或-)本期發生額(包括借方發生額和貸方發生額)=期末余額.
2,做完憑證后,還需要用科目余額表來試算平衡了,才可以結賬.
科目余額匯總表亦稱"總賬余額匯總表",它是按照總賬科目余額編制的.科目余額表的編制遵循下列公式:
資產類科目:期末借方余額=期初借方余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本期貸方發生額;
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期末貸方余額=期初貸方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本期借方發生額.
01首先,科目余額表一般是按期進行查看的,主要數據區分有:初期余額、本期發生、本年累計、期末余額.這個初期就是最早的時候的數據,本期發生,就是這個期限內發生的變化,本年累計就是這一年內發生的變化,期末余額就是最終狀態,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
02其中,初期的借方和貸方,本期發生的初期和貸方以及期末余額的借方和貸方都是最重要的,這些數據在每期都會發生變化,我們可以根據數據的變化常看科目余額是否有太大的差異,從而需要找到變化的原因,避免錯誤的發生.
03我們可以通過查看其中一期的借方和貸方發生的次數以及金額,然后查看是否存在著較大的波動,如果存在較大的波動,那么就有可能賬目有問題了,需要及時進行尋找問題的原因,從而更正錯誤.
04最后,我們需要看合計的數額,這些數額根據每期的變化,查看是否有較大的波動,一般不會出現較大的波動,一旦出現,必然是出了大問題,所以我們需要對合計的數額要著重查看,這是個關鍵查看的點.
推薦閱讀:
5648人閱讀
3915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7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2人閱讀
1207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