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的區別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的區別在于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權責發生制是按照收益、費用是否歸屬本期為標準來確定本期收益、費用的一種方法;收付實現制是按照收益、費用是否在本期實際收到或付出為標準確定本期收益、費用的一種方法。
2、優缺點不同:權責發生讓哪制的優點是科學、合理、對盈虧的計算比野滑羨較準確,但缺點是較復雜;收付實現制的優點是處理手續簡便,但缺點是不科學,對盈虧計算不準確。
3、會計處理方法不同:權責發生制是將本期的收入和費用以“應收應付”為原則入賬,不論款項是否實際收到或支出;收付實現制則以“實收實付”為原則入賬,以實際現金的收到和支付為衡量標準。
權責發生制簡介:
權責發生制又稱“應收應付制”,是指凡在本期發生應從本期收入中獲得補償的費頌拍用,不論是否在本期已實際支付貨幣資金,均應作為本期的費用處理;
凡在本期發生應歸屬于本期的收入,不論是否在本期已實際收到貨幣資金,均應作為本期的收入處理。實行這種制度,有利于正確反映各期的費用水平和盈虧狀況。企業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必須采用權責發生制。匹配原則屬于廣義的權責發生制。
權責發生制強調權利與義務相匹配,剛才辦公樓租金的例子中,公司支付租金時并沒有消耗這項成本,也就是沒有產生相應的責任,在一年的使用過程中,才慢慢消耗了租金這項成本,所以租金成本分12期計入費用。
同樣的道理,健身房收到的健身年卡收入,在收到時候,還沒有履行提供服務的義務,也就不能一次性確認收入。在一年中,健身房為客戶提供了健身服務,履行了義務,才能夠確認收入。
1、權責發生制又稱“應收應付制”。它是以本期會計期間發生的費用和收入是否應計入本期損益為標準,處理有關經濟業務的一種制度。凡在本期發生應從本期收入中獲得補償的費用,不論是否在本期已實際支付或未付的貨幣資金,均應作為本期的費用處理;凡在本期發生應歸屬于本期的收入,不論是否在本期已實際收到或未收到的貨幣資金,瞎友均應作為本期的收入處理。實行這種制度,有利于正確反映各期的費用水平和盈虧狀況。
2、收付實現制亦稱“收付實現基礎”或“現收現付制”。是“權責發雀搜生制”的對稱。在會計核算中,是以款項是否已經收到或付出作為計算標準,來確定本期收益和費用的一種方法。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準。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頃神歷?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區別:
1.概念不同:
權責發生制是相對于收付實現制而言的。
權責發生制是按照收益、費用是否歸屬本期為標準來確定本期收益、費用的一種方法。
收付實答臘現制是按照收益、費用是否在本期實際收到或付出為標準確定本期收益、費用的一種方法。
2.弊端不同:
權責發生制的優點是科學、合理、盈虧的計算比較準確,但缺點比較復雜;
收付實現制的優點是處理手續簡便,缺點是對盈虧計算不準確。
3.使用范圍不同:
根纖帶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我國企業都采用權責發生制,但我國的行政單位仍然普遍采用收付實現制。
舉例:
事件一:一月份賒購一件商品,二月份收到該商品貨款1000元。
事件二:一月份預支二月份的房屋租金2000元。
拓展資料:
權責發生制又稱“應收應付制”。
它是以本會計期間發生的費用和收入是否應計入本期損益為標準,處理有關經濟業務的一種制 度。
凡在本期發生應從本期收入中獲得補償的費用,不論是否在本期已實際支付或未付的貨幣資金,均應作為本期的費用處理:凡在本期發生應歸屬于本期的收入,不論是否在本期已實際收到或未收到的貨幣資金,均應作為本期的收入處理。實行這種制度,有利于正確反映各期的費用水平和盈虧狀況。
收付實現制亦稱“收付實現基礎”或“現收現付制”。是“權責發生制”的對稱。
在會計核算中,是以款項是否已經收到或付出作為計算標準,來確定本期收益和費用的一種方法。
凡在本期內實際收到或付出的一切款項,無論其發生時間早晚或是否應該由本期承擔,均作為本期的收益和費用處理。
如:本期支付而由后期受益費用,一律由本期核銷進入本期成本,不再分攤。
采用這種方法,優點是期末無需對本期的收益和費用進行調整,核算清豎滑手續比較簡單但不能正確地反映各期的成本和盈虧情況。
我國預算會計都采用收付實現制,因為它能真實地反映當年的預算收支實際執行結果,既能避免預算上的虛假平衡,又便于資金調度和統籌使用。
參考資料:
權責發生制收付實現制
簡單來說,權責發生制說的就是在當前計算周期發生的收支;而收付實現制則是說實際流水賬單中的流水。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收付實現制是以款項的實際收付為標準來處理經濟業務,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計算本期盈虧的會計處理基礎。
權責發生制又稱“應收應付制”。它是以本會計期間發生的費用和收入是否應計入本期損益為標準,處理有關經濟業務的一種制度。
2、使用范圍不同:
根據我國《企業會虧消猛計準則》規定,我國企業都采用權責發生制,但我國的行政單位仍然普遍采用收付實現制。隨著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收付實現制必然將會被權責發生制所取代。
3、會計期末處理方法不同
權責發生制是本期的收入和費用以“應收應付“為原則入賬,不論款項是否實際收到或支出。收付實現制則以”實收實付“為原則入賬,已實際現金的收到和支付為衡量標準。
4、確認收入和費用的標準不同
權責發生制按照收入已經實現和費用已經發生,并應由本期負擔為標準確認本期收入和本期費用。收付實現制是按照收益、費用是否在橋塵本期實際收到或付出為標準確定本期收益和本期費用。
5、優缺點不同
權責發生制的優點是科銷橋學、合理、盈虧的計算比較準確,但缺點比較復雜。收付實現制的優點是操作方便,缺點是對盈虧計算不準確。
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收付實現制是指在會計核算中,是以款項是否已經收到或付出作為計算標準,來確定本期收益和費用的一種方法。凡在本期內實際收到或付出的一切款項,無論其發生時間早晚或是否應該由本期承擔,均作為本期的收益和費用處理。
權責發生制是以權利和責任的發生來決定收入和費用歸擾型屬期的一項原則。指凡是在本期內已經收到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一切費用,不論其款項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反之,凡不屬于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應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
2、適用范圍不同
在我國企業會計核算一般采用權責發生制,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事業單位部分經濟業務或者事項,以及部分行業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采用權責發生制核算的,由財政部在相關會計制度中具體規定。
3、會計期末處理方法不同
權責發生制是本期的收入和費用以“應收應付“為原則入賬,不論款項是否實際收到或支出。收付實現制則以”實收實付“為原則入賬,已實際現金的收到和支付為衡量標準。
4、入賬時間的確認不同
權責發生制基礎要求,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計入利潤表。凡是不緩如猜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收付實現制以實際收到或支付現金的時間來確認會計期間的收入、費用。收付實現制基礎要求,凡是當期收到和支付的現金,都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計入利橡爛潤表。凡是當期沒有實際收到和付出現金,都不記錄本期收入和費用。
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的區別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的區別在于、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的區別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推薦閱讀:
5656人閱讀
3916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8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4人閱讀
1392人閱讀
1207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