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機會成本例子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機會成本例子英語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機會成本例子:
1、當你選擇學習兩個小時而不是看電視兩個小時,機會成本就是從看電視中獲得的收益和滿足感。
2、購買商品的機會成本。
小紅拿到了優異的成績,她圓緩余的媽媽想要獎勵她,就問小紅,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你要哪一個啊,小紅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筆記本電腦,那小紅的獲得筆記本電腦的機會成本就是一臺手機。
3、旅游玩耍的機會成本。
周末放假,小紅可以選擇橘滾出去玩,也可以選擇在圖書館復習,但小紅選擇了在圖書館復習,那么小紅在圖書館復習的機會成本就是出去玩帶來的快樂。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用運領域有西方經濟學、現代會計。
西方經濟學是指流行于西歐北美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經濟理論和政策主張?!段鞣浇洕鷮W》是我國高等院校財經類和管理類專業必開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西方經濟學的發展可以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即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哪蘆濟學與現代經濟學。
現代會計會計核算體系亦稱會計方法體系,是指由各種彼此獨立而又互相聯系的會計方法所組成的有機統一整體。包括會計核算方法、會計分析方法、會計檢查方法、會計預測方法、會計決策方法和會計控制方法。
機會成本指的是為了獲得某個東西或某種利益而放棄另一種東西或另一種收益的機會,這就是機會成本。在生活中,機會成本的案例也是非常多的,比如投資股市、購買車或購買房的選擇等。
機會成本的定義,分廣義和狹義
機會成本是經濟學名詞,其定義上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來說,就是在經濟學中,尤其是在資金使用的過程中,使用機會成本來判斷投資者使用資金的合理性,作為評估投資的參考。狹義來說,機會成本指的是,利用一定的資源來獲取一筆收入時,放棄了將該資源投向別的項目中祥畢賺取同等的收益的機會。
生活中的機會成本,存款VS創業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著很多機會成本的案例。比如某個人在銀行存了一萬元的定期存款,如果將此存款取出來之后用于創業,就等同于放棄了,在銀行存一萬元所得到的利息,而銀行所得到的這部分利息就稱之為機會成本。這筆資金使用的合理性即可作為,評估投資的重要參考。
企業投資,也可看作機會成本
再舉一個小例子,某上市公司在銀行存款兩千萬元,如果不將這筆錢取出來,每年可以從銀行獲取利息100萬元,但這時候,公司有一個加急的項目,股東開會討論,如果將這2000萬元取出來投資,假設該項目的運行周期為五年,那么就相當于將這筆錢拿出來之后就放棄了,存在銀行里面五年的利息,也就是500萬元。
如果這個項目在五年之內能夠得到的收益要超過500萬元,那么這個項目就是值得投資的,在看機會成本時,要注重投資的利益回報比,當投資的收益大于機會成本時,則投資者會選擇去投資,而不會選擇將錢放在銀行中。
買車和買房,從機會成本的角度分析更明確
在生活中,人們在富裕之后都會選擇買車或買房。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很多人糾結究竟是買車好還是買房好,這時候可以利用機會成本來進行分析。若某人手上有資金150萬,想要買輛豪車來凸顯自己的面子,但他的老婆并不同意,希望利用150萬買一套房子,一家人住得更加舒服開心。兩人為了此事爭執不下。
如果從機會成本的角度出發來分析,將這150萬用來買房或是買車所獲得的成就感和幸福謹閉芹感兩方都是能夠感受到的,但從經濟效益上來說,買房的效益要明顯優于買車,畢竟當下車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越來越貶值,而房子則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的增長。如果買車放棄買房,那么過幾年房子的價格增長之后,等同于放棄的機會成本要大于買車的收益,這是不劃算的。所以買房要優于買車才更劃算。
總的來說,機會成本指的就是在經營一件事情的同時,就態猛放棄掉經營另一件事情所獲得的收益。在生活中,我們能夠看到諸多的案例,如果覺得難以取舍,站在機會成本的角度分析,利益最大化為最佳,也是最優選擇。
機會成本是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
例子:投資者王某可以選擇股票和儲蓄存款兩種投資方式。他于1999年9月1日用1萬元購進某種股票,經過一年的操作,租乎到2000年9月1日,投資股票的凈收益為450元。
如果當時他將這1萬元存入銀行,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的年利率為2.25%,扣除利息稅,則有180元的實際利息凈收益。
從上例可以看出,這180元就是王某投資股票而放棄儲蓄存款的機會成本。若考慮機會成本,王某的實際收益應為270元,而不是450元。如果到2000年9月1日,王某投資股票獲得的凈弊帆悉收益為150元,若考慮機會成本,他的實際收益則是虧損30元。
擴展資料
機會成本概念的前提是大多數經濟資源都具有多樣用途。機會成本的兩個條件是:
(1)所使用的資源具有多種用途
機會成本本質上是對不能利用的機會所付出的成本,轎戚因為企業選擇了這種用途,就必然喪失其它用途所能帶來的收益。如果資源的使用方式是單一的,那就談不上各個機會的利益比較。只有當資源具有多用性的時候,企業才要考慮機會成本,這是考慮機會成本的一個前提條件。
(2)把可能獲得的最大收入視為機會成本
考慮機會成本時并不是指任何一個使用方式,而是指可能獲得最大的收入使用方式。在這里,需要強調可能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那么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在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
通過對機會成本的分析,要求企業在經營中正確選擇經營項目,其依據是實際收益必須大于機會成本,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配置。
下面舉幾個生活上的例子:
1、比如,晚上媽媽叫你去外婆家,說外婆要送你一臺筆記本電腦,而你爸爸叫你去奶奶家,說奶奶給你買了一輛自行車,這是姐姐叫你晚上去吃肯德基去。
這時就有三種選擇,你要開始選擇了,于是你選擇去外婆家清此指,那你就要放棄肯德基和自行車,這時比較自行車和肯德基,取價值大的自行車,所以你去外婆家獲得筆記本電腦的機會成本就是一輛自行車。
2、比如,農民在土地上養殖動物,有豬、雞、鴨三種可供選擇,如果選擇養豬就不能選擇養其他家禽,那么養豬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養雞或養鴨的收益。
假設養豬可以獲得9萬元,養雞可以獲得7萬元,養鴨可以獲得8萬元,那么養豬的機會成本就是8萬元。
3、比如,一個老板有一堆材料,可以造20輛汽車和200輛自行車,汽車可以獲利50萬,自行車可以獲利40萬。
那么老板當然選擇造汽車了,但是造了汽車就不能造自行車了,那么機會成本就是自行車的獲利,也就是40萬。
4、比如,投資者可以選擇股票和儲蓄存款兩種投資方式扒兆。他于1999年9月1日用1萬元購進某種股票,經過一年的操作,到2000年9月答配1日,投資股票的凈收益為450元。如果當時他將這1萬元存入銀行,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的年利率為2.25%,扣除利息稅,則有180元的實際利息凈收益。
從上例可以看出,這180元就是投資者投資股票而放棄儲蓄存款的機會成本。若考慮機會成本,投資者的實際收益應為270元,而不是450元。如果投資者股票收益為130元,那么考慮機會成本,投資者的實際收益則是虧損50元。
5、最后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去教室自習還是窩在宿舍打游戲之間選擇。那么在教室看書學習的機會成本是少享受打游戲帶來的快樂,享受打游戲的機會成本是失去了在教室看書學習所得到的東西。
機會成本例子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機會成本例子英語、機會成本例子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推薦閱讀:
5659人閱讀
3916人閱讀
2542人閱讀
1978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4人閱讀
1393人閱讀
1207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