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還在為成都政府對企業的補貼政策的問題而苦惱,甚至有一種書到用時方恨少的茫然和無助感。既然學習知識是為了更好的解決我們當下的問題,小編也很樂意通過本篇文章,圍繞成都企業扶持政策的問題講解來為您答疑解惑。也希望您能在認真閱讀后對您有所幫助。
政府針對入駐溫江園區企業的謹早補貼
一、購房補貼(購房金額10%)租房補貼(租房35元/平),以好緩及裝修補貼
二、稅收補貼,三年兩減半
三、友晌模人才支持政策及人才輸送
四、企業融資政策
五、論壇及專業展會政策
六、企業研發創新政策等
目前成都比較容易申請的創業補貼有四種,主要還是針對大學生創業的。
1.2014年1月1日后,在蓉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大學生(在校大學生)或本校畢業5年內、處于失業狀態的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畢業生(高校畢業生)。
在我市高校建立的創新創業平臺內領辦正在孵化的創業項目、可按規定申請孵化創業項目補貼。入駐高校建立的創新創業平臺3個月以上,方可申請孵化創業項目補貼。
2.在校大學生或高校畢業生在高校創新創業平臺內,通過工商注冊、民政登記的創業主體(含農民合作社、受聘為農民合作社的農業職業經理人、在電子商務網絡平臺開辦經確認的“網店”),可按規定申請創業實體補貼。
3.農業職業經顫畢理人取得“成都市農業職業經理人證書”,受聘或領辦、新辦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和家庭農場6個月以上。
4.所開“網店”依托國家商務部和四川省商務廳公布的電子商務示范企業設立的電子商務平臺。
所開“網店”進行商品實物交易或開展文化創意、咨詢、設計服務,正常持續經營半年以上(在校大學生應持續經營至畢業年度)。
且申請補貼前半年內商品實物成功交易在1000筆以上,申請補貼前半年內銷售額度在2萬元以上,且無違法違規交易行為。
孵化創業項目補貼標準為每個創業項目1萬元。同一領創主體同時有多個創業項目的,補貼最高不超過10萬元;創辦創業實體補貼標準為每個創業實體1萬元。
另外對于不是大學生的創業企業來說,有一個好消息是成都人民政府為促進創業投資又推出了若干扶拍畢持政策。
以公司制形式,在成都新注冊設立的創業投資企業,按其實繳注冊資本規模的1%給予落戶獎勵,最高獎勵金額5000萬元。
以合伙制形式在成襲洞芹都新設立、運營規范的創業投資企業,根據合伙企業實際募集資金規模的0.5%,給予其委托的創業投資管理企業(須注冊在成都市)管理資產規模獎勵,最高獎勵金額2000萬元。
對于符合相關條件的創業投資企業、創業投資管理企業因業務發展需要新購置自用辦公用房的,還可按購房價格的5%給予一次性補貼,最高補貼金額500萬元。
[]共成都市委辦公廳、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成都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的通知
為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強市,不斷吸引聚集各類人才來蓉創新創業,打造國際一流的人才匯聚之地、事業發展之地、價值實現之地,讓“蓉漂”成為時代風尚,制定如下行動計劃。
一、給予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扶持
緊扣產業鏈短板,5年內引進和培育100個頂尖創新創業團隊和1000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對諾貝爾獎獲得者等國際頂尖人才(團隊)來蓉創新創業,給予最高1億元的綜合資助;對“兩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專家等來蓉創新創業或作出重大貢獻的本土創新型企業家、科技人才,給予最高300萬元的資金資助。
二、鼓勵青年人才來蓉落戶
具有普通全日制野芹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青年人才,憑畢業證來蓉即可申請辦理落戶手續。在本市同一用人單位工作2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憑單位推薦、部門認定辦理落戶手續。
三、保障人才住房
加大人才公寓保障力度,對急需緊缺人才提供人才公寓租賃服務,租住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滿5年按其貢獻可以不高于入住時市場價格購買該公寓。在產業新城建設配套租賃住房,由各區(市)縣政府根據企業和項目情況,按市場租金的一定比例提供給產業高技能人才租住。鼓勵用人單位按城市規劃與土地出讓管理有關規定自建人才公寓,提供給本單位基礎人才租住。外地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應屆畢業生來蓉應聘,可提供青年人才驛站,7天內免費入住。
四、提高人才醫療待遇
完善高層次人才醫療保健待遇,鼓勵社會力量建設國際醫院,整合三甲醫院等優質醫療資源,為高層次人才提供預約診療、外語接待等“一對一”診療服務。為高層次人才購買商業醫療保險,推動符合條件的醫院、診療中心與國內外保險公司合作,探索在自貿區內開展國際醫療保險直付結算服務試點。為急需緊缺人才就醫開辟綠色通道。
五、簡化外籍人才停居留手續
凡屬支柱產業、優勢產業和未來產業引進的外國專業人才,來蓉工作可適當放寬年齡、學歷或工作經歷等限制。對符合認定標準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直接在蓉申請在華永久居留。建立市場認定外籍人才申請在華永久居留機制,暢通外籍華人申請在華永久居留渠道。在華高校外國留學生畢業后在蓉創新創業,可申請最長5年有效的私人事務類居留許可。為境外高校外籍學生來蓉實習提供實習簽證。
六、激勵產業人才
對市域實體經濟和新經濟領域年收入50萬元以上的人才,按其貢獻給予不超過其年度個人收入5%的獎勵。對畢業5年內在蓉創業的大學生,給予最高50萬元、最長3年貸款期限和全額貼息支持。對全市重點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新引進的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3年內給予每人最高3000元/月的安家補貼。建立人才技能等級、專業技術職稱提升獎勵制度,給予每人最高6000元補貼。
七、發放人才綠卡
凡屬成都產業和企業發展急需緊缺人才在蓉工作,可申領“蓉城人才綠卡”。對國際頂尖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地方高級人才、產業發展實用人才、青年大學生等,分層分類提供住房、落戶、配偶就業、子女入園入學、醫療、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創業扶持等服務保障。建立人才綠卡積分制度,提供增值服務。建立人才服務專員制度,對重點人才(團隊)項目提供“一對一”人才專員服務。
八、支持校地校企合作培養產業發展人才
支持在蓉高校和職業技術(技工)院校根據成都產業發展需要調整學科(專業)設置,給予最高2000萬元補貼。鼓勵在蓉企業與高校、職業技術(技工)院校合作開展人才培養,給予最高500萬元補貼。對合作建設學生實訓(實習)基地的,給予其最高100萬元補貼。
九、提供全民免費技術技能培訓
設立1.6億元專項資金,支持職業技術(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面頌扮畢向社會開放培訓資源,向有就業創業愿望的市民提供免費培訓,其中事業單位提供社會化培訓所得扣除成本后的收入,納入單位績效工資總額管理,不計基數。每年有計劃多形式開展百萬人次技術技能培訓,對新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全額報銷考試費用。
十、建立人才信息發布制度
年初發布成都人才白缺巧皮書,提出全市重點產業領域急需緊缺崗位的人才需求;年末發布成都人才建設藍皮書,分析全市人才現狀。在成都國際人才網適時發布人才工作信息。啟用“高端人才全球搜索系統”,實現人才供求信息的動態把握和精準匹配。開展人才政策效果評估,及時修訂和補充完善。
十一、支持用人主體引才育才
建立企業引才獎勵制度,對重點創新創業團隊和知名企業引進“高精尖缺”人才,在其上一年度對成都發展作出的貢獻額度內,給予最高500萬元的獎勵。鼓勵企業通過獵頭公司等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引進人才,按其引才成本的50%給予企業補貼,最高10萬元。支持企業建立首席技師制度,對設立首席技師工作室的給予最高10萬元經費資助。
十二、設立“蓉漂人才日”
每年4月最后一周的星期六設為“蓉漂人才日”,發布“蓉漂”雙創指數、舉辦“蓉漂”高峰薈、開展招聘會等活動。重要時段、重大活動期間在地鐵、公交、戶外LED屏播放“蓉漂”形象廣告片。開展“感知成都行”活動,每年暑期邀請國內外知名高校學生來蓉考察實踐,感受天府文化、體驗創新創業活力,營造“讓蓉漂成為時代風尚”的社會氛圍。
各區(市)縣結合城市空間布局,圍繞主導產業和企業實際需求,制定專項產業人才扶持政策。市級有關部門根據本政策制定相關實施細則。
本計劃由市委、市政府負責解釋,市人才辦和市級有關部門具體承擔解釋工作。本計劃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以上就是商標網為您分享的關于成都政府對企業的補貼政策和成都企業扶持政策的內容,希望通過本篇文章的講解對您有所幫助。關注本站可了解更多相關知識。
推薦閱讀:
5659人閱讀
3916人閱讀
2542人閱讀
1978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4人閱讀
1393人閱讀
1207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