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嬰兒預防針自費的有必要打嗎,以及嬰兒預防針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寶媽們應該都知道,在寶寶小的時候,要定期帶寶寶去打預防針,這對寶寶的健康問題多了一份保障。但是也會有部分寶媽不知道給寶寶打預防針的順序應該是什么樣的,總是會感到很困惑。那么,我就帶寶媽們了解一下嬰兒期預防接種順序是什么呢?
嬰兒期預防接種順序
初生嬰兒接種是指嬰兒從母體中出生后需要預防一些從今大范圍爆發過的疾病,而如今對某些疾病能以預防接種的手段來預防,避免以后得這些病,是人體內產生對這些疾病產生免疫功能,預防接種的疫苗應該按順序在初生嬰兒時期接種。新生兒寶寶在出生后24小時內就要接種第一針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疫苗的,然后在滿月后會接種第二針乙肝疫苗,按照寶寶疫苗接種本上的時間去接種疫苗就可以。
寶寶出生以后,需要按次序進行預防接種。目前我國實行的計劃免疫,進行常規接種的有7種計劃內疫苗(一類疫苗):即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麻疹疫苗、乙腦疫苗、流腦疫苗。知道嗎?這7種疫苗可分別預防9種疾病讓敗啟(包括結核病、乙型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麻疹、流行坦如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寶寶預防接種后,會出現一些局部或全身反應。在接種后數小時至24小時左右注射部位可能出現紅、腫、熱、痛,或發熱、頭痛,偶有惡心、嘔吐、腹瀉等。這時,應給孩子多喝水和充足的休息,一般這些反應在2-3天內會自行消退,不需作特殊處理。如發生有異常的過敏或暈厥、休克等反應,或局部紅腫繼續擴大,高熱持續不退,均應立即送醫院診治。
嬰兒期預防接種要注意什么
2歲的兒童,若在此之前一直按照國家規定的免疫程序進行免疫接種,那么,在2~3歲期間只需加強一次流行性乙型腦炎的減毒活疫苗(以往接種的是乙腦滅活疫苗)一針即可。由于乙腦的好發時間是在每年的7~9月,免疫接種的抗體一般是在注射后的一個左右產生,所以乙腦疫苗枯鏈的接種較好是在每年的5月進行。
接種后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癥狀,通常在2~3天內會自行消失,不需要做特殊處理。對局部反應(紅、腫、熱、痛)比較嚴重的,可用毛巾熱敷,但不能撓、抓或者擠壓,以免引起感染。如果反應較重,且伴有全身癥狀,持續時間較長,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急性傳染病、發熱、中耳炎、嚴重慢性疾病、活動性肺結核、心肺及肝臟疾病、體質衰弱、過敏體質,近期或正在進行免疫抑制治療的寶寶不能接種。
嬰兒預防針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嬰兒預防針自費的有必要打嗎、嬰兒預防針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推薦閱讀:
5660人閱讀
3916人閱讀
2542人閱讀
1978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4人閱讀
1393人閱讀
1207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