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識產權(Ⅱ類知識產權數量至少5件以上、Ⅰ類知識產權至少1件以上):知識產權數量和質量雙達標。知識產權是高企申報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認定評審的主要得分項。知識產權(自主研發、轉讓、受讓)方面的工作需要在本年度內完成。
2、科技人員(科技人員占職工總數不10%)
①科技人員名單,盡量統計所有符合條件的科技人員,指標不要剛好過線。②科技人員入職繳社保或個稅183天以上。③研發組織架構完善合理,所設置崗位、職務清楚得當、安排合理。
3、研發費用(收入在5000萬以下的,占比5%以上;5000萬-2億之間的,占比4%以上;2億以上的,占比3%)
①研發費用結構合理,對于不同技術領域的研發活動結構明細特征各有不同。②研發輔助賬或專賬規范合理,在年度審計報告、匯算清繳報告中進行披露,所披露數據保持一致。
4、高新技術產品收入
①高新產品名稱、合同發票規范,檢測報告與產品說明要體現所定的高新技術產品。
②高新技術產品(PS表)論述跟技術領域的相關性貼切,產品的核心技術、關鍵指標、競爭優勢以及知識產權支撐,提升高新技術產品。
③高新產品的佐證資料,除合同、發票建議提供三方的產品認定、檢測報告等來佐證。
5、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①由技術根據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總體情況和近3年內科技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進行綜合評價。同一科技成果分別在國內外轉化的,或轉化為多個產品、服務、工藝、樣品、樣機等的,只計為一項。
②科技成果轉化的計算是按照一個成果對應一個轉化,要想獲得高分產生15個不同的科技成果,盡量多申請相關知識產權等;每個成果確認轉化為不同的產品、服務、工藝、樣品、樣機、檢測、查新、試用等證明。
6、研發組織管理水平
研發組織管理水平部分今年提出了很多異議,審查較往年更加嚴格,核實意見表中也增加了企業是否有實際崗位運行的考察,建議企業不可格式模版化簡單處理。
7、成長性評價
成長性的評價主要根據企業近三年的財務數據,計算企業的銷售收入和凈資產增長率,得出相應分值。對于成長性5分的企業,打分風險比較大,評審時也提出了成長性弱的問題。特別是對于銷售收入成長性不好的情況,更要完善其他三方面材料。
8、領域選擇
很多企業自身技術很好,但在領域的選擇上出現偏差,導致申報結果不理想。建議企業在準備認定材料過程中結合自身研究開發項目、產品、專利技術等來選擇對應的領域,做到研發項目、產品、專利、領域的四點統一。
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20221、企業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可以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2、企業研究開發投入可以進行研發費用確認享受所得稅加計扣除優惠。
3、企業經過技術合同登記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合同可以享受免征營業稅優惠。
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注意事項:(一)進一步提升高企認定管理服務水平。各區要加大高企認定輔導與相關政策的解讀培訓力度,完善與財稅等相關部門協同工作機制,持續提升高企認定申報質量。
(二)申報企業對申報材料真實性負責。企業應如實填報材料,有關數據應與稅務系統相關數據相符。一經查實存在弄虛作假行為,省高企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省認定辦)將按照《認定辦法》的相關規定取消其資格并列入不良信用記錄。不提倡企業委托有關單位或個人編寫申報材料。
(三)中介機構應嚴守職業規范。中介機構應據實出具專項報告,對工作中出現嚴重失誤或弄虛作假等行為的,省認定辦根據《工作指引》相關規定,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告,自公告之日起3年內不得參與高企認定相關工作。
(四)按時報送材料。申報企業向所在科技局或高新區科技部門提供紙質申報材料以備審核留存。科技局于受理截止日前將高企申報推薦函、推薦匯總表(各一式四份)報送上級科技局,并同時抄送同級財政和稅務部門。
推薦閱讀:
5597人閱讀
3910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3人閱讀
1661人閱讀
1552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6人閱讀
1197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