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標成本法的概念
1、定義
目標成本法是一種以市場導向對產品的制造、生產服務的過程進行利潤計劃和成本管理的方法。
2、目的
其目的是在產品生命周期的研發及設計、原材料采購階段設計好產品的成本,而不是試圖在制造過程降低成本或者銷售過程中來獲取利潤。
3、成本定價法
預計未來-目標利潤=采購價格+制造成本
二、目標成本法的運用步驟
1、預計成本為來市場的可能銷售價格
未來市場價格具有不確定性,由于影響市場價格的因素太多,唯一的參照物即目前已經形成價格。如果是新產品上市,可以再現行價格基礎上調。但未來價格絕不能預測的太高。
2、核算產品成型的過程支出
產品成型需要經過過程制造的設備使用支出、人工支出、輔助材料耗用等。
3、表示利潤空間
一個產品的開發必然涉及利潤空間,因此在制造產品前,可以預設出想要的利潤空間。
4、核算出原料采購成本控制范圍
用預設的市場銷售價格以及預設的利潤空間,減去產品制造的支出,從而可以求得原材料采購成本控制范圍。
5、將原料采購成本控制在預設范圍之內
采購員的任務是盡量將原料采購成本控制在預設范圍之內。
在給采購品定價時,不是一味地、沒有目標的談價、壓價。而是應運用科學原理核算出采購什么價位的產品、配件,才能為企業獲得利潤。
推薦閱讀:
5598人閱讀
3910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3人閱讀
1661人閱讀
1552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6人閱讀
1197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