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稅收標準。而稅種指稅收體系中的具體稅收種類,是基本的稅收單元。按征稅對象分類,可將全部稅收劃分為流轉稅類、所得稅類、財產稅類、資源稅類和行為稅類五種類型。那么,不同類型的稅種之間又有哪些區別呢?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了解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流 轉 類 稅
┃增值稅
定義: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
稅率:現行增值稅屬于比例稅率,根據應稅行為一共分為13%、9%、6%三檔稅率及5%、3%兩檔征收率。
┃關稅
定義:指引進出口商品經過一國關境時,由政府所設置的海關向其引進出口商所征收的稅收。
關稅作用:維護主權和經濟利益;保護促進本國工農業生產的發展;籌集財政收入。
關稅稅率:不同產品進口關稅的稅率是不一樣的,建議在通關網上查看對應產品的進口關稅稅率。
┃消費稅
定義:以消費品的流轉額作為征稅對象的各種稅收的統稱,是政府向消費品征收的稅項,可從批發商或零售商征收。
征收范圍:煙、酒、高檔化妝品、護膚護發品、首飾珠寶玉石、鞭炮焰火、汽油、柴油、汽車輪胎、摩托車、小汽車等。
稅率:消費稅共設置了11個稅目,列舉了25個征稅項目。實行比例稅率的有21個,實行定額稅率的有4個。共有13個檔次的稅率,最低3%,最高56%。
┃營業稅
定義:對在中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所取得的營業額征收的一種稅。
稅率:營業稅稅率按照不同行業、類別采用了不同的比例稅率,交通運輸業為3%,出售、出租無形資產為5%,銷售不動產為5%。
所 得 類 稅
┃個人所得稅
定義: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納稅對象: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
納稅稅率:綜合所得最高稅率為45%;開店、經營所得最高稅率為35%;個人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最高稅率為20%。
┃企業所得稅
定義:對我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
納稅對象:包括各類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其他組織。
納稅稅率:MaiGoo編輯了解到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的比例稅率,非居民企業為20%。
┃社會保障稅
定義:以企業的工資支付額為課征對象,由雇員和雇主分別繳納,稅款主要用于各種社會福利開支的一種目的稅。
稅率:交通運輸業稅率為3%;建筑工程業稅率為3%;金融保險業稅率為5%;銷售不動產稅率為5%;轉讓無形資產稅率為5%。
財 產 類 稅
┃房產稅
定義:以房屋為征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余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征收的一種財產稅。
稅率:按房產余值計征的,年稅率為1.2%;按房產出租的租金收入計征的,稅率為12%。
┃車船稅
定義:指在我國境內的車輛、船舶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按照車船稅法應繳納的一種稅。
稅額計算:車船稅按不同的排氣量繳納不等的稅額,1.0升(含)以下60元至360元;1.0升以上至1.6升(含)300元至540元;1.6升以上至2.0升(含)360元至660元;2.0升以上至2.5升(含)660元至1200元;2.5升以上至3.0升(含)1200元至2400元;3.0升以上至4.0升(含)2400元至3600元;4.0升以上3600元至5400元。
┃城鎮土地使用稅
定義:指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對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以其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按照規定的稅額計算征收的一種稅。
應納稅額計算:全年應納稅額=實際占用土地面積×適用稅率。
納稅稅率:城鎮土地使用稅采用定額稅率,每平方米土地年稅額為:大城市為1.5至30元;中等城市為1.2至24元;小城市為0.9至18元;縣城、建制鎮、工礦區為0.6至12元。
行 為 目 的 稅
┃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
定義:指對我國境內用各種資金進行固定資產投資的單位和個人,按其投資額征收的一種稅。
征稅范圍:凡在我國境內用于固定資產投資的各種資金,均屬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的征稅范圍。
稅率: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實行差別稅率,具體適用稅率為0%、5%、10%、15%、30%五個檔次。
┃城市維護建設稅
定義:又稱城建稅,是我國為了加強城市的維護建設,擴大和穩定城市維護建設資金的來源,是對有經營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個稅種。
征稅范圍:MAIGOO小編了解到城市維護建設稅征收范圍包括城市、縣城、建制鎮以及稅法規定征稅的其他地區。
稅率:按納稅人所在地市區的7%、縣城/鎮5%、鄉村1%;大中型工礦企業所在地不在城市市區、縣城、建制鎮的,稅率為1%。
┃印花稅
定義:是對合同、憑證、書據、賬簿及權利許可證等文件征收的稅種。
納稅人:包括在中國境內設立、領受規定的經濟憑證的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其他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
納稅稅率:購銷合同按購銷金額的0.3%;財產租賃合同按租賃金額1%;借款合同按收取費用按借款金額0.05%;技術合同按所載金額0.3%計算。
┃土地增值稅
定義:是一種當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土地上的建筑物及附屬物取得收入后需要繳納的稅費。
納稅對象: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著物產權、并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
稅率計算:采取的是四級超率累進稅率,依據土地增值的數額扣除項目金額后進行計算的,未超過50%的,稅率為30%。
┃耕地占用稅
定義:對占用耕地建房或從事其他非農業建設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稅。
征稅范圍:包括納稅人為建房或從事其他非農業建設而占用的所有和集體所有的耕地。
納稅稅率:人均耕地小于1畝的地區每平方米為10-50元;人均耕地超過1畝但不超過2畝的地區,每平方米為8-40元;人均耕地超過2畝但不超過3畝的地區,每平方米6-30元;人均耕地超過3畝以上的地區,每平方米5-25元。
┃契稅
定義:指不動產產權發生轉移變動時,就當事人所訂契約按產價的一定比例向新業主征收的一次性稅收。
稅率:考慮到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各地經濟差別較大的實際情況,契稅實行3%~5%的幅度稅率。
計稅依據:由于土地、房屋權屬轉移方式不同,定價方法不同,因而具體計稅依據視不同情況而決定。
資 源 類 稅
┃一般資源稅
一般資源稅就是對國有資源,如我國憲法規定的城市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根據需要,對使用某種自然資源的單位和個人,為取得應稅資源的使用權而征收的一種稅。
┃級差資源稅
級差資源稅是對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的單位和個人,由于資源條件的差別所取得的級差收入課征的一種稅。
更 多 稅 種分 類
┃按計稅依據分類
從量稅:以貨物的數量、體積、重量等計量單位為計稅標準的一種關稅計征方法。
從價稅:按照貨物的價格為標準征收的稅種,其稅率表現為貨物價格的一定百分比。
┃按稅收與價格分類
價內稅:指稅款不包含在商品價格內的稅,如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房產稅等。
價外稅:稅款不包含在商品價格內的稅,現我國的價外稅只有增值稅一種。
┃按是否獨立征收分類
正稅:指與其他稅種沒有連帶關系,有特定的課稅對象,并按照規定稅率獨立征收的稅。我國現行各個稅種,如增值稅、消費稅是正稅。
附加稅:指隨某種稅收按一定比例加征的稅。如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等。
┃按稅收收入的支配權限分類
中央稅:指由中央立法、收入劃歸中央并由中央管理的稅種,如我國現行的關稅、消費稅等稅種。
地方稅:指由中央統一立法或授權立法、收入劃歸地方,并由地方負責管理的稅種,如房產稅、車船稅等。
共享稅:若某一種稅收收入支配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或按法定方式分享,便屬于中央地方共享稅,如增值稅、印花稅等。
┃按稅收的形態分類
實物稅:指納稅人以各種實物充當稅款繳納的一類稅,如農業稅。
貨幣稅:指納稅人以貨幣形式繳納的一類稅。在現代社會里,幾乎所有的稅種都是貨幣稅。
┃按管轄的對象為標準分類
國內稅收:指對國境內的本國自然人和法人征收的,只體現本國政府和本國納稅人征納關系的稅收。
涉外稅種:按稅收是否涉及到外國政府權益對稅收分類的一種。凡稅收管轄對象僅限于外國自然人和法人的稅種即為涉外稅。
┃按稅率的形式分類
累進稅:根據征稅對象數量或金額的多少,分等規定遞增的多級稅種。
比例稅:比例稅是對同一課稅對象,不論量的多少,都按同一比例征稅的稅類,如產品稅。
定額稅:指按定額稅率計征的各種稅,如鹽稅、車船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等。
┃按征收管理的分工體系分類
工商稅類:指以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的各稅種的總稱。
農業稅類:主要是指農(牧)業稅(包括農業特產稅,現已取消)、耕地占用稅和契稅。
關稅類:主要是指進出口關稅,以及對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征收的進口稅。
┃按立法性質分類
法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車船稅、環境保護稅、煙葉稅、船舶噸稅。
行政法規:增值稅、消費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輛購置稅、關稅、耕地占用稅、契稅。
┃按征管機關分類
稅務機關負責征管的稅種: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耕地占用稅、土地增值稅、煙葉稅、環境等。
海關負責征管的稅種:關稅、船舶噸稅以及進出口環節的增值稅、消費稅。
┃按稅率形式分類
◆比例稅種
適用單一比例稅率:煙葉稅、車輛購置稅、個人所得稅。
適用多級比例稅率: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契稅等。
適用超額累進稅率:個人所得稅。
適用超率累進稅率:土地增值稅。
◆定額稅率表
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環境保護稅、車船稅、船舶噸稅。
◆比例稅種與定額稅率表聯用
消費稅、資源稅、印花稅、關稅。
推薦閱讀:
5598人閱讀
3910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4人閱讀
1661人閱讀
1552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6人閱讀
1197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