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備利用率的計算公式
設備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設備實際使用時間占計劃用時的百分比。是指設備的使用效率。是反映設備工作狀態及生產效率的技術經濟指標。
在一般的企業當中,設備投資常常在總投資中占較大的比例。因此,設備能否充分利用,直接關系到投資效益,提高設備的利用率,等于相對降低了產品成本。所以,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在進行生產決策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一般包括:設備數量利用指標―實有設備安裝率,已安裝設備利用率;設備時間利用指標―設備制度臺時利用率,設備計劃臺時利用率;設備能力利用指標―設備負 荷率;設備綜合利用指標―設備綜合利用率。過去,設備利用率一般僅指設備制度臺時利用率。 設備利用率的計算公式
設備的利用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計算:
公式一: 設備利用率=每小時實際產量/ 每小時理論產量×100%
公式二: 設備利用率=每班次(天)實際開機時數/ 每班次(天)應開機時數×100%
公式三: 設備利用率=某抽樣時刻的開機臺數/ 設備總臺數×100% 設備利用率的統計辦法
二、設備利用率的統計方法
1、人員及部門
進行設備的統計應該由專人(如:生產單位的生產統計員)或專門的部門負責,其統計的目的主要是為生產能力設計和生產決策與生產分析提供依據和基礎資料,一般由企業的生產部、主管部或機電部門負責。
2、方 法
進行設備利用率的統計可依據生產報表分析進行,也可以采取實際統計的辦法。對于時產量固定的或產量容易計算的,可采用公式一;對于產量可變或設備較小的,可采用公式二、公式三;統計工作應該認真、嚴肅、長期堅持,只有長期的數據,才是更加準確和實事求是的調查數據
三、如何確保數據真實
1.制度是保證
必須在考核制度內規定有關統計數據、點檢等作業記錄必須真實,錯填、不填、弄虛作假等,都會受到嚴格考核(考核可促進責任心)。
2.統計有標準
你必須對統計的方法進行規范,例如:應開機時數,統計單位是分鐘還是小時,不同車間每班或每天的應(或計劃的)開機時數是多少,停機時間和原因的記錄要 求,每個單位,記錄這些數據的表單名稱或系統名稱是什么,各設備的記錄方式是什么(人記錄還是系統自己采集),由誰負責記錄(通常是操作者),統計反饋的 途徑(由誰將記錄反饋給車間統計者,再給公司歸口統計單位)。提示:在計劃的應開機時數內,應減去因公司能源導致的時間,如聽電、停水、停氣,但這些時間 也必須記錄,用于分析時參考用。例如:
說明:
1、應有工時:按照產品生產的需求根據產品工時和設備產能得出的設備對應運行的時間,單位為分鐘。
2、運行時間:設備在應有工時中正常運行進行生產的時間,單位為分鐘。
3、故障時間:設備在應有工時中從發生故障到故障排除的時間,單位為分鐘。
4、停工時間:設備在應有工時中人為原因造成停止生產的時間(如由于生產管理、人員培訓、計劃失誤等原因),單位為分鐘。
5、其他時間:設備在應有工時中因物料短缺、來料不良、環境不利于生產等原因造成的設備停止生產,單位為分鐘。
6、利用率:運行時間/應有工時=利用率。
7、%:填寫運行時間、故障時間、停工時間、其他時間與應有工時之比。
3.培訓是基礎
你要對填報數據的一線員工,就這個崗位統計指標的目的,有關數據填寫的方法和要求進行培訓,讓執行者會。
4.抽查促落實
凡是你要求的工作,必須組織人員定期抽查(通常是歸口管理單位的人)。1)抽查的方法如:假如驗證某設備某天的實際開機時間,可從其記錄的時間開機時間, 在開機時間內理論產量是多少,再看實際產量(包括不合格品數量)是多少,若實際產量大于理論產品,則少記錄了實際開機時間或理論產量的設定偏低(有的設 備,可有個小范圍內的浮動)。2)通過查看維修部門的保養記錄、維修記錄,對應生產部門的記錄數據,看是否存在問題。
5.獎懲兌現
按要求做是職責,抽查發現不符合要求的,則給予考核。提示:注意考核的力度應以能促進執行人員落實為原則。
6.總結改進
通過檢查與考核,將指標結果,統計中出現的典型問題及改善要求,以及考核情況,在生產或設備會議上通報,通過不斷檢討,力求數據真實。
例如:
推薦閱讀:
5598人閱讀
3910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4人閱讀
1661人閱讀
1552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6人閱讀
1197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