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公積和盈余公積是什么意思
資本公積
資本公積,指的是公司收到的投資者超過其份額部分投資的資本,以及其他資本公積等。
形成資本公積的來源有兩種:一是溢價發行股票,資產重估升值,或者投資者超額實繳資本等形成的;二是接受外來捐贈等形成的。投拓崗位日常接觸比較多的是,土地增值之后,導致的公司資本公積增加。
盈余公積
盈余公積是指從公司日常經營的利潤當中提取的積累資金。盈余公積可以分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積。盈余公積達到公司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公益金主要是為公司職工福利的支出,如修建員工宿舍,配套設施等方面的支出。
未分配利潤
未分配利潤是公司留待以后進行分配或者是待分配的利潤。
在財務處理上,它在以后的年度可以繼續進行分配,但是在未分配之前,都是屬于所有者權益的范疇。從數量計算來看,未分配利潤是初期的未分配利潤總額加上本期實現的凈利潤,減去各項提取的盈余公積之后的余額。
資本公積與盈余公積的區別
盈余公積是從企業利潤轉化而來的,它是企業經營活動積累的結果。為了防止企業超額分配,有關制度對盈余公積的提取規定了下限。
盈余公積通常是和企業的盈利能力聯系在一起的,對股東和企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直接反映了股東投入資本增值的能力,反映了企業經營活動的質量,是管理者對企業和股東的貢獻。
資本公積主要伴隨著投資產生,反映了企業的規模,是投資者對企業的貢獻。
盈余公積和資本公積的主要用途是轉增資本,但要受到各方面的限制。
公司以資本公積、盈余公積金、未分配利潤直接轉增注冊資本,需繳納個人所得稅。未依法繳納的,除補繳外,還可能導致稅務處罰。
推薦閱讀:
5601人閱讀
3911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4人閱讀
1661人閱讀
1552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6人閱讀
1197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