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的基本條件
雖然企業都熱衷于上市,但是并非所有的公司都能上市,公司上市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能向相關部門申請上市。那么,公司上市需要滿足的條件有哪些呢?我們分六個基本項來列示。
1、規模要求
除基本條件外,各板塊有多選一指標:
主板:營業收入、經營性現金凈流入指標二選一;
創業板:1年期、2年期指標二選一;
科創板:凈利潤、營業收入、經營性現金凈流入、研投入、產品空間指標五選一。
(1)凈利潤:主板上市要求最近3年盈利且累計超過3000萬元;創業板上市要求最近2年盈利且累計不少于1000萬元,或者最近1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于500萬元(需同時滿足最近1年營業收入不少于5000萬元);科創板上市要求最近2年盈利且2年凈利潤均為正,累計凈利潤不低于5000萬元,或者最近1年盈利且凈利潤為正(需同時滿足最近1年營業收入不低于1億元,預計市值不低于10億元);
(2)營業收入:主板上市要求最近3年累計超過3億元;創業板上市要求最近1年營業收入不少于5000萬元,最近2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于30%(需同時滿足最近1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于500萬元);科創板上市要求最近1年營業收入不低于1億元(需同時滿足最近1年凈利潤為正,預計市值不低于10億元),或者最近1年營業收入不低于2億元(需同時滿足最近3年累計研發投入占最近3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預計市值不低于15億元),或者最近1年營業收入不低于3億元(需同時滿足最近3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不低于1億元,預計市值不低于20億元),或者最近1年營業收入不低于3億元(需同時滿足預計市值不低于30億元);
(3)經營性現金凈流入:主板上市要求3年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累計超過5000萬元;創業板上市暫無要求;科創板上市要求最近3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不低于1億元(需同時滿足最近1年營業收入不低于3億元,預計市值不低于20億元);
(4)研發投入:主板上市無要求;創業板上市暫無要求;科創板上市要求最近3年累計研發投入占最近3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需同時滿足最近1年營業收入不低于2億元,預計市值不低于15億元);
(5)產品空間:主板上市無要求;創業板上市暫無要求;科創板上市要求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有關部門批準,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并獲得知名投資機構一定金額的投資。醫藥行業企業需取得至少一項一類新藥二期臨床試驗批件,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并滿足相應條件(需同時滿足預計市值不低于40億元);
(6)凈資產及股本總額:主板上市要求發行前股本總額不少于3000萬元;創業板上市要求發行前凈資產不少于2000萬元,發行后股本總額不少于3000萬元;科創板上市要求發行后股本總額不低于3000萬元。
2、合規經營要求
(1)環保:是否屬于13個重污染行業(火電、鋼鐵、水泥、電解鋁、冶金、建材、采礦、化工、石化、制藥、輕工、紡織、制革);是否屬于4個嚴格監控的重污染行業(火電、鋼鐵、水泥、電解鋁)或跨省從事上述13個重污染行業;
(2)稅收:上市前各項稅收優惠是否符合的有關規定;上市前是否存在嚴重的偷漏稅嫌疑,或已受到嚴重處罰;上市后的各項稅收優惠必須符合有關規定;
(3)會計基礎:是否存在大量采用現金收購或收款;銷售費用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是否過高;內控是否過于薄弱。
3、行業發展情況及行業競爭地位
(1)市場容量和發展趨勢;
(2)是否符合產業政策;
(3)上市主體的市場地位及市場占有率;
(4)上市主體的未來發展方向與目前主營業務的相關性,是否會導致主營業務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5)創業板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五新”:新經濟、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新服務,“三高”:高技術、高成長、高增值;
(6)科創板行業屬性——五大行業定位: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和新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技術服務;評估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六個“是否”:是否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是否國內或國際領先,是否成熟或者存在快速迭代的風險;
是否擁有高效的研發體系,是否具備持續創新能力,是否具備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基礎和潛力;是否擁有市場認可的研發成果;是否具有相對競爭優勢;是否具備技術成果有效轉化為經營成果的條件,是否形成有利于企業持續經營的商業模式,是否依靠核心技術形成較強的成長性;是否服務于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否服務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等戰略,是否服務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4、經營模式
(1)采購模式及對上游的依賴程度:通過貿易商采購的模式重點關注貿易商是否僅為發行主體服務;
(2)生產模式及先進工藝、技術的運用:對生產過程中的價值增值重點關注企業是否是自主生產還是外協;
(3)銷售模式及對下游的依賴程度:通過經銷商銷售的模式重點關注經銷商是否完成了產品的最終銷售和主要的終端使用客戶;
(4)在能源及原輔材料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是否具有較強的化解能力;
(5)是否具有嚴重的季節性和周期性。
5、上市主體的完整性及獨立性
(1)同業競爭(要求完全避免);
(2)關聯交易(要求盡量減少);
(3)“五獨立”(業務獨立、資產完整、人員獨立、機構分開、財務獨立)。
6、其他影響上市時間的因素
(1)重大資產重組:非同一實質控制人下的重大重組(主板3年、創業板2年、科創板2年);同一實質控制人下的重大重組(運行1個會計年度);
(2)實質控制人發生變更(主板3年、創業板2年);
(3)高管層發生重大變化(主板3年、創業板2年);
(4)股改時評估后調賬(3年)。
關于上市的綜合考慮
公司上市,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公司申請上市前,所需要做的前期工作很多,不過,成功上市后,給會公司帶來更多的好處,所以,不少公司都是鉚足了勁發展,爭取讓公司早日上市。
企業上市是需要有實力的,一個企業上市成本并不僅僅是給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證券企業的輔導費用。企業上市,最大的費用在于它的合規性成本。當然現在科創板對企業的盈利可以沒有要求,合規性成本可能會低一點,但依然是居高的。企業要上市,需要有一定的利潤,這就意味著一定的稅負,包括很高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此外還有證券企業的融資成本,承銷費其實也是很高的。不菲的成本需要企業好好考慮是否去上市。
不是所有的企業在所有的時候都要以上市為目標,要考慮企業實力是否夠,企業的成長性是否能達到上市的要求,企業的管理是否能夠規范透明。上市的不好也有很多,企業的競爭對手可以了解企業很多詳細的情況,因為企業上市了,經營就透明了,所有數據都是公開的。所以要去考慮企業到底該不該上市,應該在什么時候上市,這個也是有專業要求的。
推薦閱讀:
5601人閱讀
3911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4人閱讀
1661人閱讀
1552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6人閱讀
1197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