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風險是指商業銀行無法以合理成本及時獲得充足資金,用于償付到期債務、履行其他支付義務和滿足正常業務開展的其他資金需求的風險。
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監管的主要指標包括流動性覆蓋率、凈穩定資金比例、流動性比例、流動性匹配率和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并給出了每種指標的計算公式。按照資產規模的不同,進行差異化監管。其中資產規模不小于2000億元人民幣的商業銀行應當持續達到流動性覆蓋率、凈穩定資金比例、流動性比例和流動性匹配率的最低監管標準。資產規模小于2000億元人民幣的商業銀行應當持續達到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流動性比例和流動性匹配率的最低監管標準。
流動性覆蓋率監管指標旨在確保商業銀行具有充足的合格優質流動性資產,能夠在規定的流動性壓力情景下,通過變現這些資產滿足未來至少30天的流動性需求。
流動性覆蓋率的計算公式為:
流動性覆蓋率=合格優質流動性資產÷未來30天現金凈流出量
流動性覆蓋率的最低監管標準為不低于100%。
凈穩定資金比例監管指標旨在確保商業銀行具有充足的穩定資金來源,以滿足各類資產和表外風險敞口對穩定資金的需求。
凈穩定資金比例的計算公式為:
凈穩定資金比例=可用的穩定資金÷所需的穩定資金
凈穩定資金比例的最低監管標準為不低于100%。
流動性比例的計算公式為:
流動性比例=流動性資產余額÷流動性負債余額
流動性比例的最低監管標準為不低于25%。
流動性匹配率監管指標衡量商業銀行主要資產與負債的期限配置結構,旨在引導商業銀行合理配置長期穩定負債、高流動性或短期資產,避免過度依賴短期資金支持長期業務發展,提高流動性風險抵御能力。
流動性匹配率的計算公式為:
流動性匹配率=加權資金來源÷加權資金運用
流動性匹配率的最低監管標準為不低于100%。
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監管指標旨在確保商業銀行保持充足的、無變現障礙的優質流動性資產,在壓力情況下,銀行可通過變現這些資產來滿足未來30天內的流動性需求。
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的計算公式為:
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優質流動性資產÷短期現金凈流出
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的最低監管標準為不低于100%。
推薦閱讀:
5603人閱讀
3911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4人閱讀
1661人閱讀
1552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6人閱讀
1197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