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稅區,又稱保稅倉庫區,對外亦稱自由貿易區,一般認為,是我國獨創的概念。其實際上就是一個由國務院批準,設在我國境內且具有物理隔離設施的、實行特殊管理的經濟貿易區域,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個大型倉庫,只不過這個倉庫是由海關進行封閉管理的。
國外的貨物進口到國內后如果直接進入市場就需要清關,需要繳納關稅消費稅和增值稅,而如果暫時進口到保稅區則暫時不需要繳稅,等國內市場實際缺貨時再清關繳稅,如此便可延遲大額稅金的繳納,加強資金流轉,這是所有商人喜聞樂見的。
出口方面需要提到另一個概念,即綜合保稅區。相較于保稅區,綜合保稅區級別更高,是在保稅區之后出現的,其功能定位延續了保稅區的特點,但又有著升級之處,主要體現在出口方面:
國內的貨物出口到國外也需要清關繳稅,繳稅后先放到保稅區則視同已出口,不過不可以即刻退稅,只有在離境后才可以退稅。但是若將貨物放在綜合保稅區,就可以即刻退稅。通過對綜合保稅區的利用,便可對暫時無法運出國內的出口貨物及時退稅,所退稅金錢款提前到賬同樣是為了加強資金流轉。
可見,貨物在綜合保稅區及保稅區與境外之間是可以自由出入的,所謂的自由指的就是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稅,免驗許可證件,免于常規的海關監管手續等自由,并且可以享受到延遲繳稅和提前退稅的稅收優待,這是我國鼓勵國際貿易往來的一項有力舉措!
推薦閱讀:
5603人閱讀
3911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4人閱讀
1661人閱讀
1552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6人閱讀
1197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