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
屬于 | 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土地使用權等 |
不屬于 | 商譽、客戶關系、人力資源、企業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成本不能可靠計量。 |
特征 | ①由企業擁有或控制;②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③不具有實物形態;④具有可辨認性;⑤屬于非貨幣性資產 |
確認條件 | 同時滿足兩個條件時,才能予以確認: ①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②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
無形資產通常按照實際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 |||
外購無形資產 | 入賬金額=購買價款+相關稅費+其他 | ||
不包括★ | ①為引入新產品進行宣傳發生的廣告費、管理費用及其他間接費用;②無形資產已經達到預定用途以后發生的費用;③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 ||
投資者投入無形資產的成本 | 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者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但合同或者協議約定的價值不公允的,應按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入賬 | ||
土地使用權的特別說明★ | 自用 | 確認為無形資產 | |
在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上建造房屋建筑物后對外出售 | 計入商品房成本,一并作為存貨 | ||
土地使用權和建筑無法分開 | 二者應合并作為確認為固定資產 | ||
用于賺取租金或增值后賺取差價 | 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 |
企業自行研究開發項目,應當區分研究階段與開發階段 | |
研究階段 | ①具有探索性;②為進一步的開發活動進行準備;③對于將來是否會形成無形資產具有較大不確定性;④不會形成階段性結果 |
開發階段 | ①將研究成果應用于某項計劃或設計;②很大程度上具備了形成一項新產品或新技術的基本條件 |
研究階段 | 應當在發生時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 | |
開發階段 | 滿足資本化條件時計入無形資產的成本,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支出應當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 | |
無形資產資本化條件 | 同時滿足:①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②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圖;③很可能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④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⑤開發階段的資產能夠可靠計量 | |
無法區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支出,應當在發生時費用化,全部計入當期損益 |
內部開發活動發生的無形資產,成本由可直接歸屬于該資產的創造、生產并使該資產能夠以管理層預定的方式運作的所有必要支出構成 | |
可直接歸屬的成本 | 耗費的材料、勞務成本、注冊費、在開發過程中使用其他專利和特許權的攤銷、可資本化的利息支出等 |
不可計入成本 | 其他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間接費用;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無效和初始運作損失;為運行無形資產發生的培訓支出等 |
內部開發無形資產的成本僅包括在滿足資本化條件的時點至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總和,對于同一項無形資產在開發過程中達到資本化條件之前已經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的支出不再進行調整 |
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研發支出,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應計入“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滿足資本化的,計入“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 |||
研究階段 | 費用化 | 發生支出時 |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貸: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 |
期末 | 借:管理費用——研發費用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 ||
開發階段★ | 費用化 | 發生支出時 |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貸: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 |
期末 | 借:管理費用——研發費用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 ||
資本化 | 發生支出時 | 借: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貸: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 | |
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 借:無形資產 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
應攤銷金額 | 成本-預計凈殘值-已計提的減值準備 |
無形資產的殘值一般為零,但下列情況除外: ①有第三方承諾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購買該無形資產; ②可以根據活躍市場得到預計殘值信息,并且該市場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很可能存在 | |
攤銷期 | 自無形資產可供使用(即其達到預定用途)時起,至不再作為無形資產確認時止 |
攤銷方法 | 應當能夠反映與該項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消耗方式,并一致地運用于不同會計期間 |
無法可靠確定其預期消耗方式的,應當采用直線法攤銷 | |
會計處理 | 借:制造費用(用于產品生產) 管理費用(一般情況下,管理用無形資產) 銷售費用(專設銷售機構使用的) 其他業務成本(出租的無形資產) 在建工程(用于工程物資) 研發支出(用于研發) 貸:累計攤銷 |
至少應于每年年末對預計殘值及使用壽命進行復核,若預計與原估計不同,應當改變攤銷方法,并按照會計估計變更進行處理。如果重新估計的殘值高于賬面價值,則停止攤銷,直至殘值降低至低于賬面價值時再恢復攤銷 |
對于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在持有期間內不需要進行攤銷,但應當至少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對其進行減值測試 | |
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 | 借:資產減值損失(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的差額) 貸: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一經計提,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 |
無形資產的處置主要指無形資產對外出租、出售、報廢、對外捐贈 | |
出租 |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累計攤銷 |
出售 | 借:銀行存款 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資產處置損益(倒擠) 貸:無形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資產處置損益(倒擠) |
報廢 | 借: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營業外支出(倒擠) 貸:無形資產 |
推薦閱讀:
5605人閱讀
3911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4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2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6人閱讀
1197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