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核算的方法有很多種,如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后進先出法等等,先進先出法是企業常用的核算方法之一,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下如何運用先進先出法進行存貨核算。
一、什么是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是指根據“先入庫先發出”的原則,對于發出的存貨以先入庫存貨的單價計算發出存貨成本的方法。
二、先進先出法核算存貨成本
采用先進先出法進行核算,要先按存貨的期初余額的單價計算發出的存貨成本,領發完畢后,再按第一批入庫的存貨的單價計算,依此從前向后類推,計算發出存貨和結轉存貨的成本。下面我們通過具體案例看看先進先出法下存貨是如何核算的。
【案例】甲企業采用先進先出法核算存貨成本,2019年初,存貨結存甲材料結存100千克,每千克實際成本為300元。1月15日購進存貨200千克,每千克實際成本為280元;1月20日購入存貨300千克,每千克實際成本為290元;1月30日發出存貨400千克。月末存貨結存200千克。
發出存貨成本=100×300+200×280+(400-100-200)×290=115000(元)
月末結存存貨成本=(300-100)×290=58000(元)
三、先進先出法的適用范圍
(一)適用于存貨價格處于下降趨勢的企業。采用先進先出法,期末存貨余額按最后的進價計算,使期末存貨的價格接近于當時的價格,真實的反映了企業期末資產狀況。可以觀察一下上文所述案例,1月末結存存貨成本是按照甲企業最后購進的存貨單價計算的,因此更接近市場的交易價格。而當存貨的市場價格趨于下降時,采用先進先出法就能夠避免由于存貨資金不實而虛增企業賬面資產,符合會計謹慎性的要求。
(二)適用于存貨收發相對不頻繁的企業。先進先出法下,要求企業對發出的材料要逐筆進行計價并登記明細賬的發出與結存,核算手續比較煩瑣,如果企業的存貨收發頻繁的話,會增加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同時內部控制不嚴謹也會導致計量出現失誤。
四、優缺點
(一)先進先出法的優點是使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計價以調整當期利潤。企業一旦選擇了這種會計政策進行存貨核算,就不能輕易改變。而采用先進先出法進行存貨核算需要對每一筆收發都登記在冊,企業只能以期末存貨的價格計量,不能隨意調整。
(二)缺點是僅適用于存貨價格下降的情況。當出現通貨膨脹,物價上漲時,先進先出法會虛增利潤,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
每種存貨核算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優缺點及適用情況,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推薦閱讀:
5605人閱讀
3911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4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3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6人閱讀
1197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