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盡早獲取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對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有順義區Ⅰ類和Ⅱ類知識產權之分。
其中,企業擁有的專利、植物新品種、國家新藥、軟件著作權等屬于Ⅰ類核心知識產權,是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首要和必需條件,在高企認定中也會給申請人帶來相應較高的分數。
此外,一些非核心知識產權:商標權、域名權、數據庫特別權、商業秘密和科技成果等,對企業來說也是重要的知識產權。
2、提前歸集財務費用建立科技財務體系
高企認定工作指引中明確了研發費用歸集的范圍:人員人工費用、直接投入費用、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無形資產攤銷費用、設計費用、裝備調試費用與試驗費用、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以及其他費用。
同時明確指出企業應對研發費用進行單獨列支并單列到具體研發項目。
否則會導致企業財務人員在申報高企認定時,才臨時按照「指引」要求,按項目對研發費用逐項進行歸集、認定,工作量非常大,效果還不好。
3、事前建立合理的人力資源體系
認定條件要求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比例要在10%以上。這就要求企業要建立人力資源體系,要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企業的人力資源進行規劃,通過專業化、系統化的人力資源服務,滿足公司和員工發展的需求。
這段時間很多企業,很多咨詢代理公司都在忙碌著高新企業認定審核等事項,在這其中也有企業問到知識產權貫標的事情,今天知產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就再給大家詳細闡述一下知識產權貫標的具體內容:
1、規范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基礎條件
企業應當有明確的知識產權管理方針和管理目標。并要知識產權管理“領導落實、機構落實、制度落實、人員落實、經費落實”。企業應當建立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職責等。
2、規范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文件管理和合同管理
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涉及的有關知識產權的各類活動,應當有相應的記錄并形成檔案。特別是對企業對內、對外的合同管理作出明確要求。
3、規范知識產權的資源管理
圍繞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財務資源管理、信息資源管理。對上述管理活動涉及的知識產權事項作出了相應的規范。
商標--4、規范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知識產權管理
明確規定了企業研究與開發活動、原輔材料采購、生產、銷售、對外貿易等重要環節的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要求。以確保企業生產經營各主要環節的知識產權管理活動處于受控狀態,避免自主知識產權權利流失或侵犯他人知識產權。
5、明確規定企業應建立知識產權動態管理機制
企業應當對自身知識產權管理工作進行定期檢查、分析,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并對照管理目標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以確保管理目標的實現。
6、規范企業知識產權的運行控制
圍繞順義區企業的知識產權創造、管理、運用和保護四個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環節。順義區明確規定了企業在知識產權權利的創造和取得、權利管理、權利運用和權利保護四方面的規范性要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