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專利收錄數目798,截止2020年12月31日,華為持有專利40,000+族(100,000+件),為全球通信行業發展和技術創新貢獻價值,支持客戶和合作伙伴共同獲取價值。面向未來華為呼吁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創新。華為挑選了部分專利,供業界和大眾查看交流,請點擊圖片獲取詳細信息。
2023-03-09
雖然在MWC上,備受矚目的華為P60系列等旗艦新機并沒有如期亮相,但據多方爆料,華為仍將在3月舉行發布會推出多款新品,除了曝光已久的華為P60系列外,還將同步帶來全新的華為Mate X3、Freebuds Pro+、FreeBuds 5等,類型覆蓋手機、耳機、穿戴類、平板,其中Mate X3作為新一代折疊屏旗艦,自然也有著極高的關注度。現在有最新消息,近日有數碼博主進一步曬出了該機散熱方面的更多專利細節。
據數碼博主最新發布的信息顯示,全新的華為Mate X3將有望采用華為最新研發的一種新型碳材,可滿足設備的散熱需求。其擁有最高1100mm /s的熱擴散系數、最薄可達0.1mm、斷裂強度最高80MPa等非常優異的特性。簡單來說,就是這個新材料不僅能增強散熱能力,整機厚度也有望因此大幅減薄,將在多個方面進一步改善折疊屏手機的使用體驗。
其他方面,根據此前曝光的消息,全新的華為Mate X3將繼續采用內折設計,外屏是中置挖孔,內屏則是無孔全面屏,并將首發自研國產UTG(Ultra-Thin Glass),能做到幾十萬次的折疊不會損壞,使用壽命更長。將搭載高通驍龍8+芯片,不出意外的話依舊是4G版本。影像方面,該機的后置主攝依然是非常熟悉的索尼5000萬像素IMX766,,輔以IMX688超廣角鏡頭和IMX351潛望鏡頭。電池容量是4800mAh,支持祖傳的66W有線閃充。
據悉,
2023-03-03
近日,據《中國知識產權報》刊發《重大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受理公告》,華為已經正式對小米(01810.HK)提出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且該案已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
從案件披露的內容來看,本次涉及糾紛的四個專利分別為“發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裝置”,“載波聚合時反饋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戶設備”和“一種獲取全景圖像的方法及終端”,“一種鎖屏方法及移動終端”。
針對此事,財經網科技向華為方面求證細節及原因,截至發稿前,華為方面暫未對此事進行回應。
小米:尋求多元化調節機制
此事一出,行業內熱議紛紛,小米方面也第一時間站出來回應。小米對媒體回應稱:“雙方就專利許可在積極談判;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提供了多元化的解決機制,包括行政和司法調解,通過第三方的調解機制解決許可問題是行業慣例;華為和小米雙方均認為知識產權許可和合作有利于促進創新和公眾利益,并認為調解是幫助達成許可的一種有效渠道。雙方在繼續積極談判的同時,尋求利用多元化的調解機制,協助雙方達成協議。”
北京費嵐清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王振坤表示:“這件事情是華為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一個調解機制來調解雙方的專利糾紛,并未上升到法院起訴的地步。”
北京觀韜中茂律師事務所執行合伙
2022-12-30
近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一種檢測方法及相關設備”專利公布。
摘要顯示,該方法包括:檢測第一操作;向第二電子設備發送第一信息;接收第二電子設備基于第一信息發送的生理參數信息;當確定生理參數信息滿足預設條件時,獲取音頻信息;根據生理參數信息和音頻信息確定第一生理信息。其中,生理參數信息包括血氧飽和度、呼吸頻率、體溫、心率等。本申請可以讓用戶便捷地檢測呼吸系統的感染風險,同時保證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設備的低功耗。
2022-12-29
據外媒報道,華為知識產權部門全球負責人Alan Fan表示,華為已向梅賽德斯-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蘭博基尼、賓利、斯巴魯、雷諾等汽車公司授權了技術專利。目前,華為積累了大量專利,特別是與5G無線通信相關的技術專利。公司授權其他公司使用這些專利技術,并獲得特許權使用費。2019年至2021年期間,該公司通過專利許可賺了約13億美元。
據外媒報道,華為今年新簽署或續簽了20多項專利許可協議,涵蓋智能手機、聯網汽車、網絡和物聯網技術等多個領域。
華為知識產權部門全球負責人Alan Fan表示,僅在汽車行業,華為就與15家汽車公司達成了使用華為先進無線技術的協議,華為的專利正在以多種不同的方式產生價值。
本月,華為宣布與三星電子和OPPO達成類似的交叉授權協議。上周四,華為和諾基亞表示,他們已經延長了2017年首次達成的專利許可協議,同時解決了有關此事的法律糾紛。
2022-12-27
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近日公布了“跨設備的協同拍攝方法、相關裝置及系統”專利,申請公布號為 CN115514883A。
專利摘要顯示,該專利提供了一種跨設備的協同拍攝方法、相關裝置及系統。
IT之家了解到,在協同拍攝方法中,主設備可以和從設備進行協同拍攝,主設備可以接收到用戶調整從設備拍攝效果的控制操作,并生成控制命令發送給從設備。從設備可以響應于該控制命令對拍攝效果進行調整,然后將調整后獲取到的圖像發送給主設備。
此外,實施該跨設備的協同拍攝方法,在協同拍攝的過程中,主設備不僅可以為用戶提供多視角的拍攝體驗,還可以控制從設備的拍攝效果,從而滿足用戶控制遠端拍攝效果的需求。
2022-09-14
天眼查App顯示,9月13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申請的“一種指紋識別方法及電子設備”專利公布。專利摘要顯示,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指紋識別方法及電子設備,方法包括:電子設備采集第一指紋圖像;當根據第一指紋圖像判斷出電子設備的顯示屏上存在介質時,電子設備通過第一圖像增強模型對第一指紋圖像進行處理,得到第二指紋圖像;其中,第二指紋圖像的特征點數量大于第一指紋圖像的特征點數量;電子設備計算第二指紋圖像的特征值,當與預設指紋圖像的特征值的相似度大于第一預設值時,則電子設備確認指紋解鎖或解密成功。本專利實現了電子設備在檢測到手指與觸摸屏之間存在介質,對采集到的指紋圖像按照預定算法進行處理,以減少介質對電子設備識別指紋圖像的干擾,從而有效提高屏下指紋的識別率。
近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申請的“耳機佩戴錯誤識別方法及相關設備”專利公布。
摘要顯示,本申請基于耳機的傳感器檢測耳機佩戴動作,電子設備可以根據該動作確定出左、右耳機是否佩戴錯誤。一旦確定左右耳佩戴錯誤,電子設備可以通過屏幕輸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戶左、右耳機佩戴錯誤。在左、右耳機佩戴錯誤的情況下,電子設備還可以進行左右耳模式切換,即使用戶不手動切換左、右耳機,也不會影響音頻輸出所呈現的播放效果,如此還可以支持耳機的小型化,不要求左、右耳機形態有區別。
華為已經被禁了很長一段時間,甚至這件事的背景也已經被很好地理解了,只是因為華為擁有太多5G專利,技術太先進,他們跟不上。他們不希望看到華為主導5G市場,搶走他們的地位,所以他們像中興一樣直接與華為打交道。如果喜歡知春路知識產權的文章,可以關注知春路知識產權專利申請網,更多精彩的資訊等著您!
但是華為是華為,絕不是那個任人宰割的小綿羊,一個斷供并沒有讓華為受到多大的打擊,不允許使用芯片,不允許使用系統,華為都可以自給自足。鴻蒙移動操作系統即將誕生,麒麟芯片已全部成為常規。
華為遭受的最大損失最終肯定是自己的,因為我們每年進口的大部分芯片都來自高通,不讓我們使用,我們還有其他選擇,但高通損失的不僅僅是一個訂單。近日,華為正式宣布已停止向高通支付專利費,即完全放棄高通。
出乎意料的是,三星在宣布停止購買驍龍芯片后也做出了回應。高通一定很愚蠢。網友們都說這一切都結束了。甚至三星也沒有合作的信心。
PCT專利申請量連續5年位居全球第一,超20億臺智能手機獲華為4G、5G專利許可,在歐洲專利局專利申請量排名第一……昨天,華為在其舉辦的2022創新和知識產權論壇上亮出創新及知識產權“家底”。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前全球聲明的21萬余件5G標準必要專利中,中國聲明的專利族占比近40%,排名世界第一。隨著在5G通信產業中從跟隨、同步到引領,中國創新在全球市場發揮的價值愈發亮眼。
超20億臺智能手機獲華為專利許可
每生產一臺5G手機,涉及相關專利的國際手機廠商將需要向華為支付一筆費用,單臺手機為此支付不超過2.5美元——作為全球5G等技術關鍵專利的主要持有者,去年3月,華為公布了其對5G多模手機的收費標準,并稱將提供適用于手機售價的合理費率。
這是華為首次向智能手機制造商收取使用其5G專利技術的使用費。此舉也被業界視為對自身在5G領域的技術先進性、領先性的充分自信。
據昨天公布的最新數據,2021年,華為是中國獲得授權專利最多的公司,在歐洲專利局專利申請量排名第一,在美國新增專利授權量排名第五。華為PCT專利申請量連續5年位居全球第一。過去5年,已有超過20億臺智能手機獲得了華為4G/5G專利許可。同時,目前每年約有800萬輛獲得了華為4G/5G專利許可的智能汽車交
2022-06-07
今日有網友發現,華為已經為其可拆卸式電子設備申請了專利。
IT之家從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查詢可知,這是一種可拆卸的電子設備,可用于筆記本電腦等產品。
據介紹,這種電子設備包括設有第一對接結構的第一部分和設有第二對接結構的第二部分。
第一對接結構包括第一基座以及安裝于第一基座上的齒輪、卡勾、第一齒條、第二齒條、第一磁性件和彈性件;第一齒條位于齒輪的一側,第二齒條位于齒輪的另一側;卡勾設于第二齒條的一側,且朝向第二對接結構;第一磁性件設于第一齒條的一側,且朝向第二對接結構。第二對接結構包括第二磁性件和第二基座。
當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對接時,第一磁性件推動第一齒條遠離第二部分,齒輪旋轉并帶動第二齒條靠近第二部分,卡勾伸出并容納在對接槽內。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解除可拆卸連接后,彈性件推動第二齒條并使卡勾縮回至第一基座內。
2024-05-14 自己繳納專利年費的流程和要點
2024-05-14 如何查找相關專利
2024-05-14 商標審查時間的影響因素和應對策略
2024-05-14 商標圖形查詢的方法是什么
2024-05-14 個人申請商標的流程是什么
2024-04-19 商標轉讓證明要怎么查詢
2024-04-19 商標到期去哪里續期
2024-04-19 個人發明專利申請流程是什么
2024-04-19 發明專利申請的5個步驟是怎樣的
2024-04-19 專利申請代理費究竟應該收多少